关爱民生工程
22、加大困难群体就学保障力度,大力促进教育公平。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免费工作,强化政府的责任。继续开展各种形式的帮困助学活动,确保学生不因贫失学。加大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接受义务教育服务和管理力度,提高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校的管理和办学水平。完善高校和中职学校学生的奖助学金制度。
23、认真落实《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加强平安和谐校园建设。实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对全市学校特别是中小学校舍进行全面安全排查,对不符合要求的尽快维修改造,经过若干年努力,把学校建成最牢固、最安全、最让家长放心的地方。落实《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加强学校安全教育。强力推进中小学校应急预案建设,加强应急培训,提高应急能力。规范学校门卫管理,严格学校安全规章制度,确保校园安全。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和突出问题、多发事件的专项整治。继续做好校方责任险工作,提高理赔效率和服务质量。
24、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群众对教育的满意度。完善学籍管理制度,实行中小学学籍电子化管理,并以此为切入点,进一步规范中小学办学行为,探索解决义务教育阶段择校问题的有效途径。继续严格执行高中招生“三限”政策,落实幼儿教育收费政策,完善教育收费公示制度,加强对学校收费的监管,切实维护学生和家长的合法权益。认真组织完成各级各类招生考试任务,进一步推进“阳光招生”,加强对各类教育考试和招生的监管,提高招生工作透明度。加强信访工作,认真做好群众反映问题的调查处理。
七、以提高农村师资水平和强化教师专业发展激励机制为重点,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5、进一步加强师德教育。继续深入开展“重师德,铸师魂”主题教育活动,完善师德激励约束机制,大力表彰宣传优秀教师,进一步提高师德建设水平,引导广大教师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加强教职工思想政治工作,营造积极向上、心齐气顺的良好工作氛围。
26、加强和改进教师培训,推进教师教育。从 年开始,每年对教师进行业务考核。研究制定加强名师和骨干教师培养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名师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大骨干教师培训力度,全年培训省市级骨干教师600名;选拔2500名市级农村骨干教师,并完成500名培训任务。全面开展学历培训工作,小学教师专科以上率达到85.2%,初中教师本科率达到61.3%,高中教师研究生率达到50%。加强和改进中小学班主任工作,加大中小学班主任培训工作力度,实现所有班主任持证上岗。
27、深化教育干部制度改革,强化激励机制。落实好校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加大考核力度。组织做好局属中学校长换届工作,进一步规范基层党组织换届选举工作。按照分层次交流、对等交流、异地选拔的原则,大力推进校级干部交流。完善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按照德才兼备和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大力选拔“懂教学、会管理”的优秀中青年干部,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加强后备干部的管理和培养,调整充实后备干部队伍,继续选调后备干部到农村学校挂职锻炼。积极探索干部培训的方式方法,拓宽培训渠道,加大校级干部的培训力度。
28、积极稳妥推进教育人事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理顺教师管理体制,依法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协助有关部门及时调 整各级各类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做好学校机构编制核定工作。贯彻实施《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指导意见》,加强领导,周密部署,研究解决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妥善处理各种关系,积极稳妥做好工作,以真正发挥绩效工资的激励作用,调动教师教书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