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力度,不断扩大市民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对《条例》内容的知晓度,强化自觉维护市容、爱护环境、美化家园意识。以提高市民对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的知晓率和履约率为突破口,通过强化市容环卫责任体系,健全完善市容环卫责任执法、管理、监督机制,努力推动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真正落实到位,并积极有序地将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向各乡镇延伸。积极贯彻实施新修订的《*市城市容貌标准》,广泛开展宣传,提高广大市民的环境意识和自觉参与意识,促进沿街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积极参与城市容貌达标活动,增强城市精品意识和创新观念,协同规划、市政、建设、水务等部门,按照有关城市容貌建设与管理的各项规范要求,精心设计街景规划,注重城市景观提升和建设,进一步改善城市环境面貌,塑造良好城市形象,努力形成融现代气息、历史文化、地域特色为一体的城市风格。强化街道(镇)在城市管理方面的职能,充分发挥街道(镇)在城市管理方面的基础性作用,提高社区居委会在市容环境管理方面的自治能力。
(三)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管理理念,坚持标本兼治堵疏结合破解城市管理难题。建设“和谐*”,城管部门肩负着重要职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艰巨的任务,必须始终坚持人性化管理,坚持堵疏结合,以和谐城管服务“和谐*”建设。统筹兼顾市容与繁荣、管理与服务、教育与处罚的关系,积极改变传统的思路单一、简单堵截、以罚代管管理方式,实现向以人为本、服务优先、疏堵结合管理方式的转变。摒弃管制做法,倡导疏导理念,根据《关于加强*市市区疏导性临时经营场所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在确保不影响交通、市容和居民群众正常生活的前提下,再开辟一批临时疏导点和便民摊点,实现统一设置、规范管理、有序经营,在规范市容环境秩序的同时,既解决部分本地下岗人员及无业人员的就业困难,又方便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改善执法方式,多做说服教育,规范引导,用心服务,塑造情系百姓、依法行政、公正执法的城管执法队伍形象。
二、坚持精细化管理,不断完善城市管理体制机制,努力创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城市环境。
实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就是要不断转变观念、创新机制、提高标准、精细操作,实现长效管理,积极营造良好的市容环境,不断提升城市管理的品位和层次。
(一)不断完善城市管理体制,进一步推动城市管理工作重心下移。按照城市管理“两级政府、三级管理、四级网络”体制要求,继续抓好城市环境长效管理任务书的签订、履行和考核,进一步建立健全统一领导、分工明确、运转协调、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城市管理体制,紧紧抓住平江、沧浪、金阊三城区和所属17个街道为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优化对其他各市、区的业务指导;逐步完善市、区、街道三级考核机制,建立“日督查、周汇总、月小结,季度通报”制度,成立市、区两级市容环境综合督查小组,对市区主要街道、街巷新村的市容秩序、街巷保洁、便民摊点管理、乱涂乱贴整治等进行全方面检查,并以此作为季度和年度考核综合评定的重要依据。对照国务院法制办、省政府批准的文件精神及《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的决定》(国发〔20*〕17号)要求,建议修改《*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行办法》(市政府17号令),积极推动落实到位城市规划、绿化、市政和环保方面经上级部门批准的尚未落实到位的行政处罚权,不断加大城管综合执法力度。根据城市化发展进程和加强城市管理的实际需要,组建火车站地区、平江新城、沧浪新城、金阊新城4个城管执法大队,完成人员招聘、装备配置、培训上岗等工作。组建人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