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的行政工作指导思想:围绕“平安*”、“法治*”建设,加快开展“对标找差、全国争先”创建活动,进步加强基层基础建设,加快推进“五五”普法,完善法制宣传教育、人民调解、社区矫正(安置帮教)和法律服务工作机制,团结拼搏,为*又快又好地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深化“五五”普法,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
1. 积极协调,建立完善普法各项制度。在坚持普法五项机制的前提下,继续建立完善普法工作制度;要继续加强决策、学习、督查、评比、通报等规章制度建设,并使之落到实处,发挥作用;要制定和优化各类工作细则和标准,使之更具可操作性;要加大奖惩力度,促进“五五”普法工作,落实各项目标和任务。
2.全面发动,顺利启动普法面授工作。在普法教材到位的基础上,指导全市各镇(场)、部门普法内容、普法课程的安排,全面发动全市的普法面授工作,及时调配讲师团人员的授课任务及帮助邀请法学专家,提高全市普法面授质量。
3. 强基固本,夯实普法基础工程。针对普法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大力加强软硬件建设,继续建立完善青少年法制教育实践基地,使之成为集声、光、电一体的多媒体青少年法制教育中心,制定有关制度,规范基地实践活动。积极发挥“新市民道德法制学校”的功能,重点加强对外来务工人员的法制宣传教育。
4. 开拓创新,着力提高全民普法实效。针对不同的对象采取不同的普法方法,以求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拓宽思路,创新形式上要注重四个结合:一是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二是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相结合,使普法工作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和经济建设;三是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维护社会稳定相结合,教育人们学法、用法、知法、守法、护法,实现社会治安秩序明显好转和社会政治的稳定;四是坚持法制宣传教育与法治文化相结合,以法治文化的形式,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认真组织实施年度普法三十项重点工作。来源于:
二、强化基层基础建设,切实维护社会稳定
1. 巩固并扩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成果。继续巩固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建设成果,提升档次。在硬件求硬、软件求优、队伍求质、制度求新四个方面下功夫,把创建工作向更高的层次上推进。对未达标的三个司法所加强指导,在创建工作中少走歪路,力争全部通过省级规范化司法所创建考核。
2. 不断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要加强基层调委会组织建设,提高调解人员待遇,建立调解主任选拔任用机制,使一批懂政策、熟悉业务、受群众拥护的年富力强的人员充实到民调队伍中来。要继续完善人民调解三级网络,加快排查的信息反馈。要密切基层派出所、人民法庭、司法所三者关系,建立定期联系制度。要轮训、培训司法所和调委会人员,不断丰富他们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为民服务的责任感。要形成排查机制,多方密切配合,并开展专项整治,减少纠纷隐患。
3. 积极参与处理涉法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协助政府有关部门做好群众工作。一是按照上级部门有关处置涉法信访突出问题和群体性事件预案的要求,积极组织司法所工作人员、律师、法律工作者积极参与处理涉法信访工作,正确引导上访群众依法上访,依法反映问题、依法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直接为上访群众释疑解惑、化解矛盾,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引导群众按照法律程序依法解决问题。二是积极为信访部门处理涉法上访问题提供法律咨询、法律建议,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