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抓紧“五五”普法扫尾和巩固深化工作,力争高标准通过国家、省、市验收。要切实增强普法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适用性,创新法制宣传工作的方式方法,组织好法制巡回讲座、现身说法、法制文艺下乡等活动。要深入开展“法律进机关、乡村、社区、学校、企业、单位”活动,推进“依法办事示范窗口”、“民主法治村(社区)创建活动,提高依法管理和法治望城建设水平。县依治办要充分发挥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牵头作用,及时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各部门对本部门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执行情况,推进依法行政,形成合力,构建“大普法”工作格局。
二、努力提高创新服务能力,合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全力服务项目建设。围绕县委、县政府“项目攻坚年”的总体要求,大力开展“服务项目建设,促进经济发展”专项活动,充分发挥职能优势,树立“重点工程建设到哪里,司法行政工作职能就延伸到哪里”的思想,努力为我县重点工程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和提供优质高效的法律服务。按照一个项目一名律师、一名公证员、一名司法行政干警和一个工作班子结对联系的思路,组织开展好以法律顾问、人民调解、公证服务、法制宣传、法律援助进项目为内容的“五进”活动,切实为项目建设服好务。一是法律顾问进项目。成立“望城县优化项目建设环境法律顾问团”,指派律师无偿担任项目单位法律顾问,帮助审查修改合同,化解法律风险,为项目建设提供优质高效法律服务。二是法制宣传进项目。根据项目建设的具体需求,有针对性地组织好专项法制宣传,重点加大对“征拆新政”、《治安管理处罚法》和依法打击强揽工程、阻工闹事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帮助群众树立正确的法制维权意识,为项目建设营造良好的法制环境。三是人民调解进项目。围绕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可能引发的问题,组织当地调委会认真排查摸底,及时掌握信息,妥善化解影响项目建设的矛盾纠纷和不稳定因素,协助依法处理影响引进开发的强揽工程、阻工闹事事件。四是公证服务进项目。对征拆安置、工程招投标、依法拆违实施公证服务,办理证据保全,帮助防范规避法律风险。五是法律援助进项目。对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利益冲突和群体性事件的问题适时提供法律帮助和疏导,引导农民群众依法理性维权。
三、全面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努力主张社会公平正义
突出抓好法律援助。要把服务民生、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突出抓好法律援助工作。要助推法律援助工作纵深发展,各乡镇要加强法律援助站点建设,配备具有一定法律知识和调解能力的法律援助联络员,充分发挥各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的作用,接受群众来访咨询,受理法律援助案件,让法律援助的触角延伸到最基层,切实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合法权益。要拓宽法律援助工作横向渠道,加强与劳动、妇联、民政、残联、信访、共青团、工会、工商联等部门的联系,有效协调配合,拓宽法律援助渠道,简化法律援助程序,降低法律援助门槛,实行应援尽援。要扩大法律援助影响力,要贴近群众宣传法律援助工作,深入基层受理援助案件,深入一线提供法律帮助,真正把法律援助打造成政府的“民心工程”、弱势群体的“代言人”、公平正义的“保护伞”。
努力发展法律服务事业。要狠抓规范化建设,健全公证处、律师事务所和法律服务所内部管理制度,对受案、登记、印章、收费、立卷归档进行统一,建立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诚信档案,规范执业行为,促进法律服务机构规范化建设。要狠抓执法质量,对公证处、律师事务所、法律服务所严格实行目标管理考核,对办证办案质量实施跟踪监督检查,规范执业行为,提高执法质量。要狠抓服务大局,进一步完善律师代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