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的基础,用高起点、创一流的指导思想夯实基础设施建设是加强精神文明基础建设的重要手段。2006年,我们将在县委、县政府的直接领导下,注重实效,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建设以下三项文化广电设施:
1、建设
文化中心。县委、县政府非常重视文化中心建设,规划用地、项目审批及建筑设计图纸等方面已经完成,但由于碰到一些困难,目前还没有进入建设实施阶段。我们将力争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在今年动工建设,并配合县政府办做好文化中心建设有关工作。2、广播电视大楼建设。广播电视大楼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县委、县政府对广播电视大楼的建设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并在2002年下发了关于建设南昌县广播电视大楼的会议纪要。今年,县政府将广播电视大楼建设与文化中心建设一道列入县政府今年的10件大事之一,我们将在今年力争县政府确定用地,多方筹资,加快建设。
3、改建县电影公司、莲塘影剧院。县电影公司、莲塘影剧院改造工程已按市场运作在2003年底进行了土地公开拍卖,现已开工建设,改造后的莲塘影剧院主楼高24层,工程建设资金约5000多万元,将成为一个集文艺演出、电影放映、电子娱乐、音像销售、观光浏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影视娱乐城。
(四)推进班子建设、队伍建设、农村文化三项活动、乡镇图书流通大循环等四项工作的开展。
1、建设富有战斗力和凝聚力的领导班子。领导班子建设是一个单位事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各单位要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建立起来的长效机制,加强党的领导,增强领导班子的团结、敬业、廉洁、高效。集中集体的聪明和创造力把事业建设好,增强党在事业建设中的影响力。要注重在实践中识人,用发展的标准造人,把那些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优秀人才充实到重要岗位,形成想事、干事、干好事的巨大合力。
2、建立学习制度,不断提高队伍素质。按照政治过硬、作风优良、业务精湛的要求,组织全系统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不断提高自身的政治素质。各单位要通过多种形式,举办专业知识的培训班、学习班,建立日常学习制度,帮助广大职工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以适应新时期对本行业工作的要求。要建立人才治理机制,使我们的事业能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形成人才发挥技能的良好环境。
3、积极开展三项活动,切实丰富农村群众文化生活。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政府买单,农民看戏、看电影、自办活动),是省委、省政府2005年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按照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统筹城乡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大力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各乡镇党委、政府对农村文化三项活动要高度重视,拿出本乡镇每年购买演出和放映实施方案,各有关单位、各乡镇文化广播电视站要站在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高度,从创建和谐社会入手,严格按照有关文件精神,切实做好各项工作,绝不能应付了事、弄虚作假。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省政府为我们提供了专项资金,县委、县政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拨出了专项配套资金,我们一定要把这项民心工程做好。
4、大力开展乡镇图书流通大循环。乡镇图书流通大循环,是针对我县基层乡镇图书经费不足而开展的特色活动,旨在用最少的经费让读者看到最多的图书,从而为广大农村读者提供致富信息,陶冶情操。2006年,要结合农村文化三项活动的开展,以读书竞赛等乡镇自办文体活动为契机,落实每个乡镇1000元购书资金,让每个乡镇都能看到12000元的实用新书。另外,省图书馆和县图书馆也将拿出资金,为全县每个乡镇购买1000元新书。从而,全县乡镇图书站图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