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市是古丝绸之路上最主要的东西方文化的融合地,是西域历史文化自然的博物馆。其悠久的历史,浓厚的文化,形成了独特的、具有深刻文化内涵的历史人文景观,境内有各类古代文化遗迹70多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处,初步形成了以交河古城、高昌古城、柏孜克里克千佛洞、阿斯塔那古墓群为代表的历史文物古迹景点和以火焰山、葡萄沟、坎儿井、民俗园为代表的自然风景名胜景点。
近年来吐鲁番市始终坚持“以丰富多样的旅游资源优势为依托,抓住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利时机,发展大旅游、培育大产业、建设大市场,加速旅游基础设施和景区开发建设,完善旅游服务体系和旅游管理体系,发挥旅游业的关联带动和辐射作用,实现旅游综合效益的全面提高,在把吐鲁番市建设为融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城市为一体的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精品旅游城市的同时,建成为最佳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旅游经济强市”的旅游业发展基本思路,深入贯彻“‘十五’末,把吐鲁番市建成‘最佳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旅游业总收入实现5亿元,年均增长15%;2010年,把吐鲁番市建成旅游经济强市,旅游业总收入实现10亿元,年均增长15%”的旅游发展目标。依托旅游业产生联动效应,变旅游资源为经济优势,全市发展旅游业的意识不断增强,旅游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旅游产业的增加值不断增长,吐鲁番旅游的知名度不断提升,基本形成了吃、住、行、游、购、娱配套设施较为齐全的旅游格局。由新疆德隆开发和建成的葡萄沟游乐园、王洛宾艺术博物馆、坎儿井博物馆,由首德公司建成的葡萄沟第一村(民俗园)等形成了我市各具特点的旅游休闲项目。目前,全市拥有7家涉外星级宾馆、5座度假村、3家旅游社、10家旅游定点民族家访点。2001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130万人次,旅游收入3.2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0%,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4.6%。2002年1-10月,接待海内外游客112万人次,同比增长21%,旅游收入2.8亿。旅游业已成为吐鲁番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并且在第三产业中凸现领头雁作用,在改善全市投资环境、繁荣城乡经济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全市两个文明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制定措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