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文明、和谐、有序”的旅游环境。重点抓好景区内违规、违章建筑及设施的拆迁以及受损植被的生态恢复;严格执行新修订的门票管理和准入制度,严查各类违法违纪行为;严厉打击乱采、乱挖、乱搭、乱建等违法违规行为,加强与周边县市的协调与合作,积极引导周边县市农牧民有序参与旅游服务经营,实现增收致富;严肃查处“黑导”宰客、欺客以及价格欺诈、强买强卖等各种侵害游客利益和扰乱旅游市场的行为,切实维护广大旅游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以交通、消防和公共卫生安全为重点,完善各项应急预案,严防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保障游客的生命财产安全。加强干部职工以及旅游从业人员的培训管理,全方位提高干部职工以及旅游从业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文化知识、专业知识水平。
(五)狠抓民生工程,促进旅游与新农村建设协调发展。近年来,在旅游的强势带动下,景区两乡的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农牧民人均收入年均增幅达到30%以上。去年,景区两乡农牧民人均收入达到了3016元,人均增收730元。但与全地区4472元的平均水平相比,还有1400多元的差距。目前,地区农牧民年均增收在300元以上,要实现地委提出的:“在3—5年时间内,让景区的乡(村)成为全地区最富裕的乡(村),景区牧民成为全地区最富裕的牧民”的目标,景区农牧民的年均增收必须达到1000元以上,增收任务十分艰巨。
新的一年里,我们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改善和发展民生、加快两乡新农村建设进程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一是认真落实明年为民“十项规定”和“十件实事”,在此基础上,研究制定景区农牧民参与餐饮、购物、游乐等高收益项目股权分红的政策措施,着眼建立景区农牧民长期、稳定的收益机制。二是抓住国家出台的相关优惠政策,协助两县,稳步推进牧民定居工程,进一步改善牧民生产生活条件。三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按照公司+牧户的方式,促进景区民俗家访、餐饮文化向产业化发展;结合“恰秀”等文化演艺项目的实施,培养和吸纳一批具备表演技能的农牧民演员,实现高标准转移就业。四是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按市场需求大力实施“订单”培训,重点开展特色种养业和劳动技能培训,不断提高农牧民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使两乡农牧民由临时性转移向产业工人转变。五是抓好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工作,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进一步改善两乡教育和医疗卫生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