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学生会工作计划 >> 正文
学生会计划5

人员组成:(学生会工作计划)
部长:周文通  副部长:丁雅玉  付琦
历史系学生会学术部在2004—2005学年度的工作主要由6个方面组成:
1 十佳教师评选
2 学术沙龙
3 历史电影文化节
4 跨院系讲座
5 创办学术期刊
6 进行社区英语教学

十佳教师评选:(学生会工作计划)
十佳教师评选的准备工作在第一学期十月末开始进行。学术部参与的主要是前期工作,在前期工作中,学术部负责本系推荐的十佳教师所举办讲座的筹划工作。举办这个讲座的目的,是要给全校同学留下有关历史系十佳教师候选人的深刻印象。因此学术部的筹划工作主要在两个方面下功夫:讲座的题材要贴近当今现实社会和同学日常生活;讲座的组织形式要新颖。这样才能使这个讲座有吸引力。一定要避免这样的现象:来听讲座的同学最后记住的只是讲座的内容,而对于举办讲座的老师毫无印象。如果是这样,无论有多少同学来参加讲座,可以说我们举办的讲座是失败的。

学术沙龙:(学生会工作计划)
上届学生会首创的学术沙龙在这个学年中将得到继续和发扬。学术沙龙举办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宣传历史系学生会。学术沙龙主要由讲座和座谈组成。讲座尽量针对全校同学,以期把历史学学生会的形象打出去;座谈主要针对本系同学,以解决同学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问题为主要目的。讲座和座谈的次数加在一起,尽量保证每学期有三次。针对04级新生的座谈准备在国庆假期结束后的两周之内举行,由于阎布克老师要给04级新生举办一次讲座,因此系学生会举办的这次座谈最好请一位中青年教师来主讲,而且最好请到04级的班主任。第一学期还准备安排两次讲座,题目视当时情况而定。针对大一的转系座谈、针对大二的分专业座谈和请大四学长谈毕业后走向的座谈都放在第二学期。第二学期末的时候还可以请大三做校长基金和君正基金的学长来谈他们做项目的心得体会。一是可以为大二准备申请基金的同学提供一些宝贵经验和借鉴,二是可以为大一的同学展示标准的论文写作流程。

历史电影文化节:(学生会工作计划)
历史电影文化节是本届学生会首创的一个项目,通过选择几部以历史题材为背景的电影,让本系老师在放映前把该片的历史背景予以讲述来组织。历史电影文化节本身的组织并不复杂,主要问题是经费和前期宣传。

跨院系讲座:(学生会工作计划)
跨院系讲座其实属于学术沙龙的范畴,但由于涉及本系和其他院系间的合作,较为重要,因而单列出来。上个学年系学生会成功组织与社会学系的一次讲座,希望这个学年能够继续下去。当然也可以同哲学系、中文系等学术上有重合的院系来联合举办讲座。我认为举办这类讲座的在于选好两个学科之间的切合点。选好了切合点,在两个院系中都会有很多人感兴趣,有了人气,要办好这个讲座就不难了。这类的活动对拓展同学的知识面和培养同学的广泛兴趣有很大帮助。

创办学术期刊:(学生会工作计划)
根据分工,创办学术期刊主要由宣传部负责,但在在这里要提出的是可以把二院每周举办的讲座的时间和内容加入期刊中,而这部分工作可以由学术部来负责。

社区英语:(学生会工作计划)
进行社区英语教学主要是为了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这个活动非常符合人文奥运的主题。我希望这个活动从国庆假期结束后就开始进行,首先要就近联系一个小区,因为太远的话一是来回不太方便,二是这样也不太安全。再让同学们利用周末的时间去给社区的居民进行基本的日常英语培训,这个活动主要可以由大一的同学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学生会计划6
       下学期学生会计划
       学生会计划7
       学生会计划8
       学生会计划9
       民政学院学生会计划
       学生会计划0
       大连医科大学学生会计划
       学生会计划2
       学生会计划3
     
    交通局非法营运整治通知
    地税局党委书记述职报告
    油田公司工会总结
    经贸局事业单位参加失业保险意见
    副县长年初卫生会讲话
    中学下学期安排范文
    教育局领导廉洁从政情况报告
    地方税收统计分析
    民政厅巡视员年度述职报告
    城管局行政执法管理计划市
    学生营养餐管理工作意见
    农民大学生培训工作方案
    中学生辅导教学站规划建设意
    推动大学生村官流动工作意见
    整顿学生行为习惯建议
    实施英语写作多目标层次教学
    暑假致学生家长一封信
    大学生三下乡暑期实践活动日
    大学生自主创业调查问卷
    中学致学生家长一封信
    学生会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