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学生会工作计划 >> 正文
民政学院学生会计划

设计、维护工作。
(三)举办政管学院书画摄影大赛
1、时间:3月15至4月5号
2、内容:书法、绘画、 摄影
3、奖项:设一二三等奖
4、对象:政管学院全体本科生和全体研究生

四、文艺部
(一)组织好院艺术团的换届工作。新一届艺术团会立足于提高同学们的文艺热情与参与文艺活动的积极性,努力使同学们的课余大学生活更加精彩。计划换届工作将在本学期第二周末期进行。
(二)举办学院卡拉ok大赛。比赛将计划邀请团委老师以及历年校歌唱比赛的优秀歌手担任评委。本次比赛的地点初步定在老校大学生俱乐部,并计划将在本学期第五或第六周即3月中旬(初步定于18日晚举行)进行。
(三)配合青志协组织好志愿文艺活动,为广大同学及广大社区各界人士展示我院的青春风采。计划将于本学期中后期展开,初步定于5月初进行。
(四)经过与物理学院文艺部及老校其他院系文艺部协商,初步定于三月底四月初举行老校联合歌咏比赛(艺术学院除外),比赛将采用时下流行的pk形式,一定会精彩纷呈!具体活动事项将会与其他院系进一步联系、商议。

五、青政会
(一)斯多葛讲坛。
在立足本学院的基础上,通过与其他学院的学生会交流,力图扩大院际学术交流。作本学期拟以两个星期一期的频率举行。现已确定3月12日,由山东大学欧洲研究所主任王学玉教授所作主题为“欧盟与伊朗核问题”的讲座,3月下旬由张锡恩教授主讲题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与执政文化”的讲座。

(二)征文活动
本学期将继续与院刊,学通社合作,就学术理论与热点实事进行广泛的征文活动,进行评比,同时将优秀文章进行刊登。
(三)小树林论坛
本学期将精心挑选主题积极向院团委汇报,并向校团委申请承办小树林论坛,积极扩大本院的影响。
(四)模拟政治活动
将以热点实事为切入点,在积极的调研实际与理论准备上,开展模拟活动。

六、生活部
(一) 百科知识竞赛。
1、活动意义:生活就像一部百科全书,我们通过本次活动提高同学们观察生活的热情,丰富同学们的业余生活,让同学们更好的了解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2、活动内容:同学们以答卷的形式参与竞赛。问卷分为选择、填空和回答问题。每题一分,满分一百分,最后根据同学的答卷水平合计得分。
3、奖励:以得分为标准,从高到低,评出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三等奖三名,并相应增加素质拓展积分。
4、宣传:提前三天宣传,在院、校海报栏张贴海报,并请学通社报道。
5、、活动时间:3月10--25日
(二)美梦成真系列讲座
1、活动意义:本次活动特为爱美的男生女生准备,为大家讲解春夏护肤理念。通过这次讲座,可了解一些专业的护肤、美容、彩妆等方面的知识。
2、活动内容:与外联部合作,邀请专业美容师为同学们讲解美容方面的知识。活动期间同学们可自由提问,还将通过现场抽奖派送礼物。
3、宣传:提前三天宣传,在院、校海报栏张贴海报,并请学通社报道。此次讲座面向全校学生,希望可以报道深入,吸引广大同学。
4、活动时间:4月10--25日


七、劳卫部
(一)检查宿舍卫生,督促同学们营造良好的宿舍环境。劳卫部准备还是于每周四下午一点半检查政管学院各学生宿舍,评判人员将根据各宿舍不同的情况给与各宿舍一定的分数,满分100分,然后于当日或次日公布各宿舍成绩和排名(按年级),成绩将贴于各宿舍楼下。劳卫部将于每四周对各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学生会计划0
       大连医科大学学生会计划
       学生会计划2
       学生会计划3
       —院学生会计划
       学生会社团部年计划
       计算机系学生会学生计划
       教育局学生会办公室发展计划
       教育局发展学生会团委管理计划
       教育局学生会团委学习计划
     
    银行中层干部执行力培训心得体会
    矿难事故中吸取教训保证安全生产…
    团总支总结材料
    乡镇街道经济发展考核暂行办法实…
    乡镇人大干部管理讲话
    医院行风建设及行风示范窗口建设…
    县长在防汛抗旱的发言
    建委主任科学发展观民主生活会发…
    县工商联总商会第三届会员代表会…
    邓小平反腐倡廉思想的历史考察
    民政事业跨越式发展工作意见
    民政局创先争优工作报告
    加强民政工作意见
    民政局年终工作计划
    民政局目标考核自查报告
    民政局安排救助计划
    市领导在民政会议上的讲话
    学院实验信息机构工作总结
    职业学院团讯第2期
    职业学院团讯第期
    学生会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