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劳动工作计划 >> 正文
劳动和社会保障计划

退休人员的参保问题。三是在制订南平市总额后付单病种为主的综合费用结算办法试行方案的基础上,尽快分期分批试行,并在试行中及时总结经验,完善结算办法。四是通过招标进行第三轮商业补充医疗保险。

失业保险:建立健全失业保险软件数据库,确保参保人员录入率达到100%;同时做好失业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跟踪服务工作,确保失业金使用的安全、规范。

工伤生育保险:大力推广南山镇工伤保险扩面经验,加大工伤、生育保险费征缴力度,严格待遇支付审核,不断完善基金支付监控措施。认真防范生育保险基金支付风险,探索与医疗机构协议管理生育医疗费用结算办法。

3、加强规范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

以建立完善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长效机制为主线,以建设社会化管理服务达标社区为中心工作,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继续提高全市的社会化管理率和纳入社区管理比例,积极探索解决分散在农村居住和异地居住的退休人员,纳入居住地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的办法和途径。争取在2009年,使全市所有社区基本达标。

4、严格监督管理社会保险基金

进一步规范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监督行为,加强社会保险基金的全程监督检查,重点开展养老、医疗和失业保险费征缴、保险金发放和基金管理的专项监督检查,对全市基金清理回收情况、审计反映问题的整改情况和社保专项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检查。严厉打击骗取冒领保险金、挪用基金行为,确保基金安全完整。

(三)以劳动合同管理为重点,构建更加和谐的劳动关系

1、全面实行劳动合同和集体合同制度

继续推进“劳动合同三年行动计划”,提高非公有制企业、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率。继续开展创建劳动关系和谐企业和园区工作,促进劳动法律法规和各项劳动标准的落实。

2、继续完善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体系

加强对各类企业工资总额宏观管理。做好2009年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企业人工成本预测预警制度的建立。探索建立企业工资拖欠预警机制,进一步规范企业工资支付行为。

3、积极做好劳动争议仲裁处理。加大劳动政策的宣传,及时化解集体上访事件;规范劳动合同的使用,从源头上减少劳动争议案件的发生。加大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过程的调研,每半年召开一次典型案例分析会,不断提高劳动争议处理水平。

4、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监察执法

以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确保农民工工资发放为重点。一是建立健全监察体制劳动者“诉求表达机制”。做好群众来信来电来访的接待处理,主动与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配合,做好劳动纠纷群体、突发事件的调查、处理,维护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二是建立健全建筑企业农民工用工管理和工资发放管理机制。落实《南平市建筑企业农民工工资支付管理暂行规定》,继续与建设等部门配合,督促建筑企业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和用工、工资发放花名册制度,切实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创新执法方式。进一步推行“网络化”监察,将执法责任与执法目标挂钩,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执法网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

(四)以提高能力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劳动保障队伍建设

1、要提高把握大局谋划长远的能力

紧紧围绕市委、政府的中心工作,自觉溶入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绿色腹地战略大局,正确把握新形势下劳动保障工作的规律和特点,着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劳动保障政务公开计划
       劳动保障创新思路
       开展建功十一五爱厂爱岗为振兴北…
       劳动保障局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
       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劳动保障局开展平安建设和社会治…
       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方案
       各类企业劳动合同充分覆盖方案
       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推进五个充分…
       劳动保障监察计划
     
    依法治校校园演讲
    包村干部发言稿
    县教育局五年总结
    09年农业科技总结
    庆建党84周年暨七一文艺晚会主持…
    高强建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不需动…
    烟草局卷烟调控管理总结讲话
    共青团学雷锋活动月活动方案
    青海西宁印刷厂申报省模范职工之…
    乡镇人代会换届选举报告
    劳动保障监察管理工作方案
    农村劳动力现况调研报告
    构建劳动关系稳定工作意见
    经济和社会建设工作安排意见
    推进和谐劳动关系工作意见
    推进劳动保障监察工作意见
    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工作方案
    劳动保障两网化管治工作方案
    加强劳动关系和谐发展实施工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调查报告
    劳动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