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群众关注、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需要让群众清楚明白的事项及易引发矛盾和滋生腐败的事项。
二、政务公开的主要形式
1、进一步完善劳动保障政务服务大厅,设置政务公开栏、政策查询电子触摸屏,公开办事程序,办事时效。
劳动保障政务服务大厅地址:209国道东侧人力资源市场大厅。
2、行政审批项目进大厅。在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内设立了一个窗口,除涉密的以外,将劳动保障应进区行政服务中心大厅的审批事项和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内容、条件、程序、时限等在大厅进行公开办理,实行服务承诺制,使审批行为置于社会和公众的监督之下,防止“暗箱操作”。
3、开设劳动和社会保障政务公开办事指南、劳动保障政策咨询、信息查询以及监督投诉网站。
4、适时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劳动保障各项新的政策法规。
5、印制劳动保障政务公开手册和办事指南宣传彩页,发放给前来办事的职工群众。
6、利用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公开。
7、通过民主评议会、征求意见会公开。
8、公开工作人员身份,实行挂牌上岗,规范服务。
三、主要措施
1、成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政务公开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巨办公室,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局的政务公开组织、协调、督促检查和情况综合等日常工作。
2、健全制度。实行“首问负责制”、“限时服务制”、“一站式服务”等一系列优质服务承诺制度;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劳动行政处罚案件审查备案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行政处罚审核制度,实行收费“明白卡”制度,杜绝向企事业单位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等现象。
3、严格公开程序。建立政务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正常工作机制,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负责信息收集和整理工作;属于政府公开的内容,但应由部门提供的政务信息,有关部门应主动、及时、全面、准确地向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办公室传递信息,各有关部门积极配合。
4、加大政务公开工作的督促检查工作力度。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一岗双责”的原则。明确局、各科室、局属各单位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政务公开工作负直接责任,纳入日常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目标考核范围,作为考核干部职工的重要内容,与整体工作同布置、同检查、同考核。对各责任单位的政务公开情况定期进行检查,对思想上不重视,政务公开工作滞后的科室要提出通报批评;对在政务公开中搞形式主义,弄虚作假的,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题严重的,还要追究领导责任。同时,把政务公开工作与各单位的工作成绩挂钩,与衡量党支部建设成绩挂钩、与一把手的奖励进步挂钩。凡政务公开工作开展不好的科室不能评先,一把手不能评为先进工作者。
四、政务公开监督投诉
1、工作职责:受理政务公开情况、服务承诺、工作人员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廉洁行为等投诉举报,并负责督促整改和查处。凡署名投诉的,一般事件5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向当事人反馈,问题复杂,需要立案调查的,按案件处理的程序和规定时限办理。
2、投诉举报的途径和方式:
公开投诉举报电话,电话:
3、受理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