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以上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在*年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全面贯彻党的*大会议、省第十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推进国有粮食企业改革改制工作;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抓好粮食产业化发展项目建设;加强粮食宏观调控力度,保证全市粮食市场稳定和确保粮食安全;进一步做好粮油收购工作,保护种粮农民利益,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强粮食市场监管,维护市场流通秩序;继续巩固粮食安全生产成果,转变粮食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推动全市粮食经济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一)健全和完善粮食安全体系,增强粮食宏观调控能力,切实保障全市粮食安全。一是理顺粮食储备管理机制,逐步改善储粮设施,提高粮食储备管理水平。结合全市粮食储备管理工作实际,修订完善市级粮食储备管理办法,加大县级粮食储备规模建立和新增市级储备规模的落实力度,合理调整市级储备粮品种结构,逐步形成以市级粮食储备规模为骨干、县级粮食储备规模为辅助的粮食储备体系。积极开展粮油购销业务,掌握必要的粮源以满足粮食宏观调控需求。二是建立市级粮食应急体制,制定出台《*市粮食供应应急实施方案》等粮食应急管理制度,指导区(市)县建立粮食应急保障工作体系,提高全市粮食应急保障能力。完善粮食市场行情监测网络,进一步加强对粮食价格及市场动态的适时监测,及时对粮食供求形势及其变化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并按要求及时报送市场监测情况,并对重点粮食品种加强监测和分析研究,为政府宏观调控粮食供求市场提供准确的参考依据。三是加大粮食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以启动3—5万吨市级粮食储备库建设和改造现有仓容为重点,逐步改善全市粮食仓储设施条件,确保粮食储存安全;以加快粮油便民超市网络建设为重点,偿试逐步建立覆盖社区和农村的粮食应急供应体系,确保粮食应急需要。
(二)加快职能转变,努力提高履行粮食行政管理能力。努力提高对全市社会粮食流通的管理能力,为企业和粮食经营者创造良好的流通环境,提供良好的服务,使粮食市场有序竞争,粮食有序流通。一是突出抓好《粮食流通管理条例》和《贵州省粮食收购资格审核管理实施细则》等政策法规的贯彻落实,加快粮食行政管理工作职能的“两大”转变。即:从对粮食企业的直接管理逐步转变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行业履行“监督、指导、协调、服务”的间接管理;从对粮食购、销、调、存、加等环节实行严格的微观计划管理,逐步转变为研究和实施粮食宏观调控、实现和保持全社会粮食产需平衡及供需平衡,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二是依照《粮食流通管理条例》所赋予的职责,健全全市粮食行政执法机构,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完善粮食行政执法工作制度,配合工商、技监、卫生等部门加强对全社会用粮企业的服务和监管,依法做好社会粮食统计工作,全面掌握和正确认识全市社会粮食流通形势,保障我市粮食市场的正常流通和运转。三是充分发挥粮食行业协会的作用,促进粮油工业发展,扶持和发展粮油龙头企业,加快粮油工业技术改造步伐,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创新能力,谋求投资主体多元化,加强成本管理、资金管理、质量管理,不断提高粮油产品的竞争能力和经济效益。四是积极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积极引导粮食企业开展“放心粮油”工程,进一步强化向日葵连锁网络店的覆盖面,全力开展“放心粮油”进社区、进农村活动,进一步提高“放心粮油”产品市场占有率,努力提高城乡居民生活质量。
(三)加快国有粮食管理体制创新工作,提高粮食企业综合竞争力,努力实现全市粮食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一是以推进市直经营性国有粮食企业改革为突破口,打破国有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