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化工程的实施上,从拉长产业链条、服务新农村建设出发,采取建立目标责任制推动、骨干企业培育基地带动和扩大出口拉动三项措施,鼓励和扶持骨干企业引入“公司+基地+农户”等模式,大力发展优质粮食和农副产品订单收购,不断提高订单收购规模和产业化水平。全年农产品订单基地要发展到5000亩,订单收购规模达到粮食收购量的90%以上。在“放心粮油”品牌化工程的实施上,以深入开展“放心粮油进农村、进社区”活动为载体,继续抓好“放心粮油”品牌、“放心粮油销售店”认定工作,鼓励各类所有制主体参与居民主食供应和放心粮油经营,在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确保食品安全的同时,不断扩大“放心粮油”的品牌效应。同时,重点抓好投资200多万元在滕家面粉厂新上一处食品加工生产线,主要以加工生产馒头、面条、方便食品和速冻食品等系列产品,积极推行“一体化生产、统一化配送”的连锁经营模式,努力使我市在“厨房工程”建设上实现新突破。在经济外向化工程的实施上,坚持把发展外向型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工作亮点重点培植,充分发挥沿海临港和花生等农副产品资源丰富等优势,在千方百计扩大出口的同时,面向韩日、欧美和国内知名企业,积极引进资金、技术,参与传统加工业的整合提升和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争取在招商规模和层次上实现新突破。年内完成进出口总值、创汇分别比上年增长20%和15%。
四、以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为中心,进一步完善科技人才体系。鼓励骨干企业用好扶持涉农企业建设创新载体的相关政策,采取自主建设、产学研联合等形式建立健全研发机构,完善企业创新体系,加快开发和掌握一批对主导产品有决定性支撑作用的关键技术。年内力争建立1个“省级花生制品研发中心”;针对传统粮油加工业技术设施老化、低端产品产能过剩的实际,坚持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并重、因地制宜和突出重点并重原则,指导企业结合实施经济外向化工程,引进新技术、新工艺,优先解决企业发展中最迫切需要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问题,促进传统产业升级。全年技改创新投入达到2000万元,同比增长20%;切实加强行业人力资源建设。着眼于增强创业、创新能力和提高工作效率,不断加强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粮食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年内,全行业大专及以上学历职工比重达到20%,中级技工以上人员占技术工总数4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