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73.5亿元,同比增长13%;
2、全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52.6亿元,同比增长12%;
3、重点专业市场成交额达到350亿元,同比增长15%;
4、全区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18.7亿元,同比增长9%;
(一)围绕保量提质和改造提升,发展服务业五大经济。
1、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一是推进物流重点项目建设。重点推进物流商务信息港、公路物流运输基地、海联物流等项目的建设。二是提升专业市场。应用信息化技术和电子商务模式提升专业市场,推进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有机结合,鼓励专业市场延伸产业链,发展生产资料加工配送中心、商贸物流配送中心。三是培育物流企业。鼓励生产制造企业利用现有的仓储能力和库房、运输车辆以及原材料等资产,投资组建独立的物流公司,对企业生产物料和产品实行统一配送,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经营特色的第三方物流公司。四是鼓励发展专业物流,依托宁波化工区,开拓涉及化学产品的仓储物流服务。
2、大力发展商贸流通业。一方面要加快推进商贸流通业发展,构筑现代商贸业三个体系:发展购物中心、超市、便利店、特色餐饮和社区商业,创新社区服务形式与内容,逐步将养老、失业、医疗、社会福利、社会救助等管理和服务扩展到更多的社区,构筑便利实惠的居民商贸服务体系;继续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扩大农家店在农村的覆盖面,加大农村农贸市场的改造力度,建设农村现代消费品流通网络,构筑便利通畅的农村商贸体系;发展特许经营、连锁经营、总代理、电子商务等新型营销方式,构筑通畅高效的现代生产性商贸服务体系。另一方面要加快商贸业载体建设,启动329国道、汶骆路四叉路口改造工程2号地块建材、装饰材料等各类商品市场建设,加快海尚世纪广场、英菲尼迪4s店、马自达4s店、维思大酒店、开元白金五星级大酒店、招宝广场、公路段地块等重点商贸项目的建设。
3、大力发展航运业。落实航运业扶持政策,加大航运企业招商力度,引进知名企业,到年底运力总吨位达到70万吨,力争80万吨。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促进航运资源配置合理化,提高航运企业的管理水平,用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和方式切实提高自身竞争力,共同应对航运业冰冻期。
4、大力发展科技信息服务业(知识型服务业)。充分利用创意产业基地这一平台,发挥亚创、中软等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加快中软项目建设进度,保障亚创项目竣工交付,引进国内外大公司设立研发机构和研发基地,大力发展软件开发、工业设计、文化创意等创意经济,提高区域创意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加快标准检测、工程咨询、法律会计服务、网络信息服务等服务业的发展,充分发挥科技信息服务业对先进制造业、传统服务业、临港物流业的提升和引领作用。高度重视网络服务业发展,特别要大力发展网络物流服务业,对具备条件的专业市场,组建第四方物流服务平台,为现代物流业发展装上“助推器”。
5、大力发展房地产业。一是加快保障性用房建设,推进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农村新型居住区等住房体系建设,促进住房消费。二是推进在建房地产项目如合生国际、南熏别院、八度空间、碧水莲晴的建设进度,促进房地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三是加快市民中心西侧、宁大花园西侧、合生国际城西侧等商住地块的土地出让。四是着力培育特色楼宇,通过政策引导,积极培育行业楼宇、税收楼宇、总部楼宇等特色楼宇,鼓励物流商务信息港和科技创业大厦形成特色楼宇。
(二)紧抓关系民生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