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能源统计单位基础工作,及时做好能源利用状况和节能降耗目标完成情况的预警分析。
三、突出“三大重点”: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统计改革和民情民意调查
(一)抓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
20*年将进行全国第二次经济普查。这是继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后的又一项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普查涵盖除第一产业以外的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基本单位等国民经济所有行业,且增加能源普查。涉及范围广、包含内容多,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我们将严格按照国家规定扎实开展这项工作。要搞好第二次全国农业普查的后续工作,开展农普总结和资料的开发应用工作,综合整理农普资料,及时发布农业普查公报,加强分析研究,搞好资料编印。同时要不失时机地抓好投入产出、5‰人口变动和劳动力抽样等国家和省统计局下达的重大调查项目。
(二)推进统计改革
一是推进统计方法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民生问题调查制度,将我市住户调查户数从现有的600户扩大到1000户,扩大样本的覆盖面,建立居民生活情况分区出数据制度;加强低收入居民基本生活费用价格指数编制工作,为困难群体的物价补贴提供科学依据;加强房地产价格指数编制工作,市区房地产价格调查范围由目前的6个老城区扩展到8区,样本量扩充1倍,以全面客观反映全市房地产价格的变动情况;完善全社会平均工资测算办法,扩大抽样调查范围,使全社会平均工资更具代表性;建立文化创意产业指数;继续做好《杭州市旅游卫星帐户方案》的修改完善和实施工作。二是推进调查队管理体制改革。认真贯彻国务院办公厅、中组部、中编办等五部门有关改革文件精神,按照省统计局、省调查总队的统一部署,平稳有序地完成市本级和有关县(市)调查队管理体制改革任务。
(三)深化民情民意调查
坚持“真实反映民情民意、服务政府科学决策”的民情民意调查宗旨,以破解“七难”,打造“平安杭州”,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品质”为重点,围绕生活就业、社会保障、城市管理、政府为民办实事和生活品质主观评价等开展民情民意调查,进一步发挥政府连接百姓的“桥梁”作用,努力做好深化民生服务的文章,为构建和谐社会作出新贡献。
四、强化“四个抓手”:统计法制、统计宣传、统计信息化和统计队伍建设
(一)强化统计法制
一是继续加强统计稽查工作。制定《杭州市20*年统计稽查计划》,进一步细化统计稽查内容,实行按季稽查;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全国统计执法专项检查。根据国家、省的统一部署,开展统计执法专项检查,认真做好迎接省对我市的统计巡查工作;三是加大统计违法案件查处力度,集中力量抓好典型案件并予以曝光;四是加强对统计执法检查人员的业务培训和管理,举办统计执法检查业务培训班,提高统计执法检查的能力与水平。
(二)强化统计宣传
一是增强全社会统计法制意识。组织开展统计法制宣传系列活动,以纪念《统计法》颁布二十五周年为契机,举办广场统计法宣传咨询活动和统计法知识电视竞赛,制作一批统计法宣传图板,开展送法进社区、进乡村活动;二是活跃统计宣传形式。通过网络、电视、报纸和社区宣传栏等多种载体,向社会公众提供全方位、宽领域的统计信息产品,增强宣传的生动性、针对性和有效性,扩大统计的影响力;三是继续做好“两会”服务工作。创新内容和形式,为“两会”代表谋划发展当好参谋。编印《杭州改革开放30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宣传册。
(三)强化统计信息化建设
启动《杭州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数据库》建设,将本市经济、社会、人口、科技和环境资源等基础性信息进行有计划地收集、整合、汇总、存储和管理,达到整合资源,降低政府行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