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着力增强统计优质服务能力
1.全力服务“世界现代田园城市”建设。探索建立“世界现代田园城市”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加强与世界二、三线城市和国内一线城市的数据比较分析;从统计角度定量研究“三步走”差距;积极开展相关民意调查。
2.全力服务统筹城乡试验区改革。积极争取国家统计局支持,开展统筹城乡统计制度方法改革试验;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评价监测体系、综合城镇化水平评价监测体系和重点镇统计监测体系,建立经常性修订机制并配套相关考核办法;做好工业集群、集约发展及大企业大集团监测;完善政府性资金投资项目监测制度;抓好灾后恢复重建统计监测;加强农村“四项基础工程”专项调查分析。
3.全力服务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建立并完善新兴产业统计监测制度;完善服务业部门统计机制和会展、旅游统计监测体系,建立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统计分类标准和数据调查方法,开展产业投资、现代服务业投资监测;积极开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统计监测试点;全力推进能源统计“一套表”改革,做好节能减排、资源产出等统计监测;建立并完善功能区统计监测体系,进一步完善工业总部经济统计监测;探索研究重大项目“微笑曲线”两端统计监测;探索建立城市科学发展评价体系;积极做好经济普查资料开发利用;努力做好第二次全国r&d资源清查。
4.全力服务对外开放和区域合作。围绕“扩大开放年”各项任务,积极做好统计服务;加工整理*经济区统计资料;完善成阿、成眉、成资等共建工业园区统计监测制度;加大对成渝经济圈、大*经济圈建设的研究分析;扩大统计信息公开范围和内容,加大统计新闻宣传,办好统计信息门户网站。
(二)着力增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能力
1.全力确保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质量。制定具有*特色的普查方案,确保各级普查机构、人员、经费、责任“四落实”;充分利用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加大宣传力度;扎实做好普查小区划分、地图绘制、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综合试点和入户登记等工作;加强普查员和指导员的选调和培训;抓好普查登记质量抽查和快速汇总,确保普查数据质量。
2.进一步加强统计数据质量管理。进一步提高工业、投资、贸易等各项常规统计调查数据质量及各项专项调查数据质量;着力抓好《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重要统计数据管理意见》的贯彻落实,建立长效数据综合评估机制;继续抓好数据质量控制体系试点建设;指导和督促基层统计机构建立和完善统计台帐,确保源头数据质量。
3.进一步完善gdp核算工作。以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数据衔接、分析为契机,加强gdp核算方法的改革研究;加强gdp变动趋势合理性的分析与审核;完成gdp历史数据调整,继续保持全市与各区(市)县gdp总量、速度的衔接。
4.进一步加强民生统计。加强妇女儿童统计监测;利用民调中心、城乡住户调查和劳动力调查等平台,积极开展城市交通、环境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