务方针,制定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进一步健全社区服务网络,拓展社区服务领域,逐步实现社区服务市场化、产业化和社会化。
三、推进四项工作,即推进优抚安置、农村经济协会、社会福利社会化、社会行政事务治理工作
一是推进优抚安置工作规范化。认真贯彻《军人抚恤优待条例》,搞好政策衔接,加大督查力度,保证新优抚政策的全面落实。制定完善优抚工作配套政策,确保优抚对象抚恤定补金及时足额发放;大力推进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努力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医疗难问题。认真落实国发[2005]23号文件,扎实做好城镇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继续实行全面考试考核、公开自主择岗的安置办法,不断提高安置工作透明度;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扶持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优惠政策的意见》,及时足额发放一次性经济补助金,确保全市城镇退役士兵自谋职业率达到50以上。认真履行复退伤残军人问题工作小组办公室职责,强化措施,搞好稳控,切实做好少数军队退役人员稳定工作。
二是推进农村经济协会特色化。坚持以区级协会为龙头,以乡镇级协会为重点,以村级协会为基础,在抓好“支部协会”试点的基础上,大力推广“协会公司基地农户”的农村经济协会发展模式,重点在三辣、畜禽、林果等优势产业的培育上求突破;指导已发展起来的农村经济协会建立健全组织治理机构、完善以协会章程为中心的规章制度,加强对农村经济协会负责人的培训力度,促进农村经济协会治理的规范化,为促进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三是推进社会福利事业社会化。以建立完善老年福利服务设施为重点,在税收、土地、城建、金融、水电治理上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和引导社会团体、企业、个人等组织采取合资、合作、民办公助、公办民营等形式创办各类社会福利机构,调动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加快建立和完善以社区和乡镇为中心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有计划地建造和改善一批社区老年公寓、老年活动中心、乡镇敬老院等设施,逐步形成多层次、网络化、社会化的老年福利服务体系,力争使各种所有制形式的福利服务机构床位数达到张;认真抓好“明天计划”项目的实施,积极开展养老服务社会化示范活动,大力完善老年公寓条件,启动社会福利院,在完成三无收养服务的情况下,改造基础条件扩大自费收养能力,走出一条社会福利社会化的路子。
四是推进社会行政事务治理法制化。社会行政事务治理工作要在依法行政上抓规范。立足服务经济和社会发展,强化区划地名工作,争取出台《莱芜市地名治理办法》,促进地名治理的标准化、规范化;在完善城区标准地名设置的基础上,完成市级城市地名规划;认真开展边界线自查和联检,切实维护边界地区稳定;实行“两图一责”的治理模式和“三位一体”信息治理,逐步建立界线治理的长效机制;认真执行《婚姻登记条例》,依法搞好婚姻登记工作;加大婴弃收养登记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弃婴治理办法》,杜绝私自收养弃婴现象,维护弃婴合法权益,加快社会福利院建设,力争上半年投入使用;继续深化殡葬改革,巩固提高火化率,加大对乱立墓碑、乱建坟头的查处力度,倡导文明节俭办丧的良好社会风气;加大福利企业治理力度,实现福利企业残疾职工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的“五险统一”,全面维护福利企业残疾职工的合法权利。
四、实现三个目标,即实现完
成招商引资、争创全省和全国“双拥模范城”、民政事业快速健康发展三个目标一是全面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扎实推进“一号工程”,把招商引资任务细化分解到各科室、各单位,加强调度督查、加大奖惩力度、强化责任,进一步调动全体干部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