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产业发展的根本目标。完善和落实“工业28条”等扶持政策,推动主导特色产业做大做强,着力打造高档特种纸、机械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电子器材、新型建材、轻工服装、钙产品、竹制品、绿色食品等六个特色产业,着力构建“2+6”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立足主导产业基础,进一步明确发展定位,高档特种纸产业要加快形成装饰原纸、高档包装纸、农业用纸等多品种、广用途、系列化产业格局;机械装备制造业要突出以专用设备制造和标准件、汽摩配件系列加工为主导,形成产品配套、产业关联的企业群,并大力引进装备制造龙头企业,鼓励现有零部件加工型企业向关键零部件制造企业和整套设备制造企业发展,力争两大主导产业产值达到25亿元。特色产业要充分发挥碳酸钙及延伸产品、竹炭及高档竹胶板、绿色食品及农产品加工等资源型产业优势,着力壮大产业实力,提升产业档次,钙产业要向纳米钙、专用钙、改性钙等精深产品加工延伸;竹制品业要突出竹炭和高档竹胶板特色,产业向系列化研发、规模化生产发展;绿色食品要依托现有基础,突出精细加工,打响健康、安全、放心品牌;新型建材要引进节能、环保项目,努力提高产业层次;轻工服装要注重品牌培育,积极向产业链的中高端发展。要积极培育机械装备制造业、电子器材等符合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市场容量大、产业关联度高的新兴产业,努力形成产业群优势。
推动企业创新。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环节。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企业加强研究开发投入和科技成果转化,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中心2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新产品15个。加大企业技改力度,着重扶持15个市级重点工业项目技术改造,促进企业档次提升。深入推进“六个一批”创新载体建设,引导企业加大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制度创新,深化标准化和品牌建设,实施名牌培育和质量提升工程,培育一批工业名牌产品和著名商标。加快培育仙鹤、夏王、海力、志高、罗伊、伊梦特、民心、雁杰等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龙头企业,鼓励龙头企业衍生配套项目,延伸产业链,形成大中小企业配套、上下游产业联动发展格局。要进一步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特别要重视对科技型、成长型、外向型中小企业的支持,在融资担保、技术创新、人才引进、创业平台等方面给予支持和帮助,使中小企业成为推动全民创业的重要载体,成为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举办高档特种纸、机械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
狠抓节能减排。坚持把节能减排作为推动科学发展的有效举措。立足治旧与控新相结合,完善项目决策咨询、能评、环评、竣工验收等制度,严格把好项目准入关,杜绝高能耗、高排放、低效益的项目入园。强化企业社会责任,落实以企业为主体的节能减排责任制,强化定期监管和动态监测,建立健全规模企业能耗台帐,加快重点排污单位在线监测装置建设,开展超标排放企业污染整治专项行动,有效降低企业能耗和排放。充分发挥东港热电集中供热供气优势,促进企业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抓好企业清洁生产,力争5家企业列入省清洁生产计划。增强全社会节能环保意识,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
(二)推进城镇化,着力培育城市经济。城镇化是加快发展的重点。着力培育城市经济就是要按照新型城市化要求,坚持城区建设与城市经济互动,注重规划建设与经营管理并举,积极构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促进人气、产业集聚。
注重城乡规划。突出规划的前瞻性、科学性,注重建设的时序性、合理性,完善城乡规划体系,逐步实现城乡规划全覆盖。深化城区建设规划,调整完善功能布局。积极融入市域规划,不断拓展城郊乡镇(街道)发展空间。优化新城区控制性详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