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通过项目招商吸引外资;鼓励我市外资企业增资扩股或上新项目,通过现有企业扩大利用外资;加强与台商、侨商和台湾、香港同乡联谊会以及与发达地区外资企业的联络,通过“以外引外”引进外资,全面提升外资利用水平。力争实际利用外资700万美元以上。
(五)坚持关注民生,着力构建和谐社会
突出以改善民生为根本,按照“五有”要求,加快推进城乡就学、医疗保障、就业再就业、社保扩面、社会救助体系等民生工程建设,努力促进社会和谐。
全力提升教育卫生事业。深化省教育强市创建工作,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逐步增加义务教育保障经费投入,将小学、初中义务教育生均公用经费分别从230元、330元提高到300元、450元,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投入1亿多元,加快新一轮教育布局调整,抓好滨江高中、江外二期、双塔初中、坛石初中、周家青小学、淤头小学等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新建校舍10万平方米。深化课程改革,巩固基础教育,做强职业教育,提升幼儿教育,加强特殊教育,打响教育品牌。巩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创建成果,启动省卫生强市创建工作,健全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指挥、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医疗救治和公共卫生信息监测预警等五大体系,做优做强市级医院,扶持发展民营医院,做精做特专科医院。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完成第四专科医院、公共卫生中心主体工程。继续加强血吸虫病、艾滋病、狂犬病防控等公共卫生工作。
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高度重视被征地人员、山区库区农民、零就业家庭、就业困难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大中专毕业生等对象的就业工作,以培训和推介为抓手,着力搭建就业再就业平台,力争全年新增就业岗位3000个以上,帮助2000名以上失业人员、500名以上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建立完善乡镇、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加大新《劳动合同法》宣传实施力度,加强劳动监察,切实保护用工双方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启动实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费“五费合征”工作,加强社保基金监管。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面,在财政补贴标准提高一倍的基础上,将人均筹资标准从62元提高到100元,继续为21万农民提供免费健康体检;对农村老党员、老游击队员和老交通员每年补助500元医疗费。大力开展慈善捐赠和救助活动,完善落实农村五保及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大病医疗救助、城镇居民医疗保障、低保边缘户分层分类救助等制度。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市场监管和应急储备,做好低收入群众的动态物价补贴工作。落实困难群众住房救助等政策,对300户农村困难户实施危房改造救助;完成70套农民工公寓、第五批100套廉租房建设。
加快文体等事业发展。深入实施文化融入“一规两案”,以古道文化为主线,进一步打造“清漾毛氏”等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做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传承工作。举办欢度元宵等系列文化活动;加快乡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组织3000场电影、100场戏、2万册图书到农村,为60个村配送文体活动器材。完成广电中心搬迁、市区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程,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和“村村通”工作。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第二届中国企业羽毛球赛、首届工人运动会。切实抓好人口计生工作,加大计划外生育防控、社会抚养费征收、出生人口性别比治理和流动人口管理力度;实行免费婚检和免费孕前优生检测,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发扬全国双拥模范城优良传统,密切军政、军民关系。以创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市为抓手,积极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进一步重视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工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