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土地开发复垦和城乡废弃闲置建设用地的处置力度,逐步压减农村建设用地规模,为工业、民生、重大项目腾出建设用地空间;加大对历年来转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土地的清查盘活力度,提高有限土地资源的利用率;积极争取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方案尽快通过省级审批,通过争列省重点项目争取省留用计划用地指标,加快莲华山工业园、山海协作示范园等重点区块土地的报批,力争全年供地3000亩,其中工业用地1800亩以上。不断深化金融创新,充分发挥市国资公司、金融服务中心等融资平台作用,继续推进小额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试点,探索风险投资、企业债券等资本运作新模式,规范发展民间融资,积极引进市外商业银行,力争全年新增贷款30亿元以上。继续对接“4+x”主导产业需求开展农民技能培训,深化实施劳动力市场“村村通”工程,积极推进劳务集市进节日、进校园、进主要劳务输出地等活动,有效缓解企业用工难问题。
5、切实深化载体实施,致力打造特色魅力城市。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推进新型城市化的有关决策部署,坚持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精品化管理、系统化营销,加快推进新型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实力、彰显城市魅力,不断提高在三省边际地区县级城市中的首位度。坚持强化规划先导,不断优化空间布局。组织开展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做好江东片、老东门桥片和城南新城区域控制性详规编制和城市设计工作,编制完成周家大厅民俗展览区修建性详规,深入开展城市水系综合利用专题研究。按照“向南延伸规划,集中先建城北,适时拓展东西,改造提升老城”思路,进一步优化城区建设布局。注重加强对城乡发展的统筹规划,深化中心镇、中心村的培育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工业平台延伸,着力构筑城乡一体化、城园互动的发展格局。突出“三化”提升抓手,推进城市重点项目建设。全年计划投入城市建设资金4亿元,加快实施一批“三化”提升项目,不断提升城市功能品位。加快完善城北新城功能,大力推进基础配套设施和各类功能项目建设,促进集聚人气商气;加快旧城改造工作,坚持保护和开发并重,不断改善城市面貌。启动市心街传统商业街区、大南门商业步行街区、西山文化风情街建设,抓好须江公园整体提升、城北新城增绿提升、“一江两带”船帮文化、周家青广场蜜蜂文化等工程,加快实施一批绿化、文化、亮化项目。构建便捷城市交通体系,实施一批城区道路建设,不断完善城区路网框架,加快公交车更新改造,努力解决市区停车难问题,方便市民出行。对照国家政策措施,完善落实扶持政策,推动房地产和建筑业稳健发展,积极鼓励房地产开发和建筑企业开拓市外市场。继续深化“四城联创”,不断提高城市管理水平。积极打造各类城市新名片,启动创建“国家园林城市”活动,年内力争“国家森林城市”和“省旅游经济强市”创建成功;加快“数字城管”体系建设,实现对城市高效化管理;不断创新城市经营管理模式,进一步加强市容市貌日常监管和专项整治,继续推进城市洁化、绿化、亮化管理养护市场化运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切实提升市民维护城市公共设施的意识。突出“四大特色文化”,着力加强城市宣传推介。继续围绕打响“千年古道?锦绣*”主题口号,紧扣清漾毛氏、江郎山申遗、*名人、古道古镇四大特色文化,按照系统化谋划、专业化操作、项目化推进的要求,全力抓实城市营销各项工作。深入推进“六个一”载体制作和推广运用,加快 “千年古道?锦绣*”系列丛书和连环画系列的编撰工作,探索载体推广市场化运作机制,不断扩大社会覆盖面;统筹推进特色工作宣传,举办第二届“中国?*毛氏文化旅游节”,积极做好电影《*密令》(暂名)拍摄和电视剧《新西游记》来江取景等相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