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我市旅游接待水平。力争全年接待游客达到232万人次,旅游经济收入13.6亿元。二是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逐步建设三省边际现代物流集散地。立足三省边际的区位条件,加快推进*至广丰、遂昌、玉山公路,*至*新机场公路等一批对外交通干线,以及48省道延伸至黄衢南高速江郎山互通等一批项目前期工作,力争早日动工建设,加快城乡公交和农村客运站场建设,进一步巩固交通枢纽优势;加快推进综合物流中心,规划建设上铺危化品专业物流仓储区、贺村农业综合物流中心,进一步确立物流先发优势;改造提升农贸城,整合建设竹木家居交易市场,规划建设装饰材料综合市场、汽车综合市场、粮食批发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吸引周边地区物资通过我市进行集散,进一步构建物流集散平台。三是大力发展商贸商务业,逐步建设三省边际商贸商务名城。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围绕建立自主创新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服务体系、规范中介服务业、提升职业教育行业等方面,进一步强化政策扶持,放宽准入门槛,重点支持服务业龙头企业快速发展。不断繁荣商贸流通业。加快城市核心商圈建设,推进以大南门商业步行街区、江滨路特色餐饮街等为重点的“两区、六街”建设,加快城北大型超市、时代广场等重点项目建设,争取引进国际化大型连锁企业,推进实施“千镇连锁超市”工程。提升完善城市商务休闲功能。加快*健身公园、*商务休闲中心等商务休闲功能项目建设,努力打造特色景观休闲区。密切关注和积极扶持房地产业,及时落实各项有效措施,促进平稳健康发展。
(六)深化城市提升工程,加快打响城市品牌。按照布局合理、景色宜人、功能完善、人居舒适的要求,坚持旧城改造和新区建设并重,努力建设宜居、宜游、宜业城市。一要不断加大城市推介力度。深入开展城市营销策划,加大城市营销力度,努力提升*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提高招商、旅游等方面竞争力。深入推进cis城市品牌形象标识的宣传解读和推广应用工作,全面做好在公务接待、公关宣传、节会活动等场合的应用,加快交通主干道沿线、城市节点、城市家具等方面的标识融入,努力提升城市个性魅力。整合现有节会活动,策划举办江南毛氏文化节等系列活动,努力打造在全国有一定影响力的节会品牌。二要狠抓城市重点项目建设。以“三化”提升为抓手,投入城市建设资金2.5亿元,推进实施城市重点项目。绿化提升方面,编制完成*公园景观改造详规和*公园建设总体规划,继续抓好城北入城口精品景观带、*公园“兰花苑”等工程建设,启动城区高速互通口立交绿化景观等工程,力争全年新增绿地面积20万平方米以上,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5.5%;文化融入方面,编制完成市心街传统风貌区、周家大厅民俗展览区修建性详规,抓好一江两带文化工程等续建项目建设,启动*公园、周家青坂广场等文化融入工程、城市规划展览馆和博物馆布展工程等项目建设;功能优化方面,编制完成*风情休闲街控制性详规,启动*全民健身中心、*文化风情休闲街、城中美食城等项目建设。要加大力度突破旧城拆迁改造难题,加快新城区配套提升和开发建设。三要切实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扎实推进“四城联创”,积极开展国家森林城市等创建工作。不断创新城市经营管理模式,积极探索完善城市洁化、绿化和亮化管理养护市场化运作机制,实行洗车点、废品收购点集中经营管理,加强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加快对黄陈岗填埋场部分设施进行改造,完成坞里山垃圾填埋场各项前期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
(七)深化社会公共管理,不断优化社会环境。积极面对经济发展提升期、社会矛盾凸显期、社会管理转型期的挑战和考验,努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要进一步夯实基层基础。着力推进基层综治维稳网络规范化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