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千库保安、万里清水河道、千里渠畅、土地整理等工程建设,努力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三是创业就业助推农民增收。深入实施低收入农户奔小康工程、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和下山脱贫工程,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自主创业,新培训农民1.8万人,其中培训低收入农民5000人,力争低收入农户人均收入增长15%,新增下山脱贫*人。四是加强整治支持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以绿化、洁化、美化为主要内容的农村“三化”工作,继续做好以村道硬化、垃圾处理、卫生改厕、污水治理和村庄绿化等五项工作为重点的“十村示范、百村整治”工程,重点推进72个省级整治村和17个省级污水处理村建设任务,深入扎实开展农村洁化运动和“312”绿化运动,推广生猪饲养零排放技术,开展殡葬集中整治活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做好农村联网公路、农村电力设施、农民饮用水、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力争全年改造农村公路50公里以上,新增新农村电气化乡镇19个,解决14.47万人饮用水安全问题。五是强化保障推进城乡统筹。继续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的多元化投入,完善部门、企业结对共建机制,引导社会资金参与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加速构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一心三区”的市域总体布局,进一步加强贺村强镇、峡口中心镇及其他区域重镇建设,在政策要素方面给予倾斜支持,增强城镇带动,推动城乡统筹发展。
(三)深化完善项目机制,着力增强发展后劲。坚持以项目为抓手,提升投资的强度、质量和效益。一要迅速扩大有效投入。进一步增强投资主体的信心。通过专家讲座、新闻宣传、走访交流、日常服务等方式,正面分析经济形势,解读宏观政策措施,帮助各类投资主体树立信心,迎难而上,加大投入,抢占发展先机。进一步加强项目保障机制。推进实施市级重点项目“四大百亿”工程,继续实行市级领导挂联项目制度、重点建设项目责任单位负责制、重点项目督查通报制度,深化完善协调办公会议、稳定风险预测评估、目标考核等制度;建立重点项目要素优先保障机制,土地、信贷、环境容量指标以及交通、电力等配套设施优先保证重点项目建设的需要;实施部门联动服务机制,合力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涉及的有关问题。力争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1.8亿元,其中工业投资41.5亿元以上。二要着力破解要素制约。土地方面,全力做好基本农田调整工作,重点落实好莲华山一期开发用地报批,力争全年工业平台新开发土地1500亩以上;继续推进宅基地复垦,加快凤林“三岗”等低丘缓坡开发项目建设,争取完成复垦项目1500亩;积极争列省重点项目,努力争取省留计划用地指标;加大力度,加快推进项目用地征迁。资金方面,不断激发金融机构潜力,充分发挥市金融服务中心作用,增强“银政企”三方合作;坚持投融资项目推介会制度,积极争取温州商业银行等落户我市,加大对外融资力度;突出加强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建立中小企业信贷绿色通道,加快放贷速度;不断推进金融创新,试行股权、无形资产质押贷款、存货质押贷款等融资方式,加快组建小额贷款公司,规范发展民间担保机构,充分挖掘金融信贷潜力。用工方面,稳妥推进实施《劳动合同法》,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险费“五费合征”办法,切实减轻企业负担;继续完善劳务集市制度,对接“4+x”产业需求开展农民技能培训,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积极吸引*籍大学生回乡就业,组织企业赴外地招募专业性人才,努力解决高层次人才和管理人员短缺的问题。三要全力做好向上争取。加强项目谋划和储备。认真研究国家重要规划,积极对接省委、省政府提出的“三大千亿”工程,努力谋划和储备一批关系发展全局的重大投资项目。狠抓项目前期工作。不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