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响教育品牌。巩固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市创建成果,启动省卫生强市创建工作,加快城乡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加强血吸虫病、艾滋病、狂犬病防控等公共卫生工作。不断完善社会保障机制。高度重视被征地人员、山区库区农民、零就业家庭、下岗失业人员等对象的就业工作,着力搭建就业再就业平台。建立完善乡镇、街道劳动和社会保障机构,加大新《劳动合同法》宣传实施力度,加强劳动监察,切实保护用工双方权益。启动实施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费“五费合征”工作,加强社保基金监管。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面。大力开展慈善捐赠和救助活动。加强居民生活必需品价格监测、市场监管和应急储备,做好低收入群众的动态物价补贴工作。加快文体等事业发展。以古道文化为主线,进一步打造“清漾毛氏”等区域特色文化品牌,做好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保护和传承工作。加快乡镇、村(社区)文化阵地建设。完成广电中心搬迁、市区有线电视网络改造工程,推进广播电视数字化改造和“村村通”工作。大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举办第二届中国企业羽毛球赛、首届工人运动会。切实抓好人口计生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发扬全国双拥模范城优良传统,密切军政、军民关系。积极推进老龄事业发展,进一步重视妇女儿童和青少年工作,关心残疾人事业。扎实推进平安*建设。启动新一轮平安*创建活动,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深入开展事故安全隐患整治。完善落实各项维稳机制,加强信访联合接待中心建设,着力解决影响社会稳定问题。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高度重视产品质量和食品药品安全,扎实推进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市创建。大力开展和谐社区建设,稳妥推进村规模调整后续工作,完成村级换届选举,加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深入实施村级活动场所升级改造工程,全面改善村级办公条件。
(六)坚持旅游带动,着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突出以旅游休闲业为龙头。以*“申遗”、黄衢南高速公路开通为契机,创新营销方式,加大宣传力度,全面打响“千年古道?锦绣*”旅游主题品牌。加快推进廿八都古镇保护与开发项目,完成清漾、和睦等特色文化村项目一期工程,支持*赛马场建设,丰富提升碗窑、石鼓等一批“农家乐”,推动仙霞关景区争创国家aaa级旅游景区。完善旅游接待服务设施,推行标准化管理,着力提高我市旅游服务业接待能力和水平。突出以商贸物流业为重点。强化商贸龙头企业带动,认真实施服务业和城市商业网点规划,开展重点商贸企业认定,鼓励引进和发展连锁超市、特许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促进商贸流通企业做优做强。实施一批商贸物流大项目,突出南门商业街区、时代广场、滨江高档娱乐中心等重点项目建设,致力打造大南门商业核心圈;加快城北大型超市、左邻右舍二期等一批项目建设进度,启动装饰材料综合市场、浙闽赣物流基地、贺村农业综合物流中心等项目。提升商贸物流交通平台,全力推进46省道外移、黄衢南高速*互通至*北接线、花峡线花园岗—清漾—*公路等项目建设,争取黄衢南高速*段早日建成通车。突出以新兴服务业为导向。积极培育产品设计、科技咨询、项目策划包装等生产性中介服务业,加强规范和监管,促进公平竞争。整合提升会展业,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会展业品牌。加快发展社区服务业,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扶持发展信息产业、电子商务,拓宽信息技术应用领域。继续加强房地产业规划和用地调控,优化房地产结构,确保房地产业稳健发展。
(七)坚持规划统领,着力打造宜居城市
细化优化城市规划。强化城市规划特色,着手中心城区总规、市区近期建设规划修编和重点区域控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