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于40家。
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重点培育*玻璃及其制品检测、*木业技术服务等技术服务平台,帮助华达涂层、德利恒棉业、巨豪人造板、精科互感器等企业申报省级技术中心,确保新建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5家以上,开发市级新产品100个以上。实施星火、火炬计划50项,培育成长型科技企业25户。大力实施品牌战略,年内新培育注册商标500件、“三名”商标20件,争创中国名牌产品1个、省级名牌产品10个。加快市农科院建设步伐,年内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迁”字号小麦、水稻等新品种,启动建设设施园艺、种苗产业、品种技术示范园。
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经济开发区保税仓库上半年建成使用。推动连云港港口集团在*设立集装箱场站。今年全市确保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00户,新增进出口经营企业60户以上,进出口总额增长50%以上,实际到帐外资突破1亿美元。
(五)加快建设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
扩大城乡就业。实施“就业促进”工程,完成职业技能培训6万人,农业实用技术培训20万人,各类创业培训1万人;实现城镇新增就业2.5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8000人,其中“4050”人员再就业1500人,双下岗、双失业、单亲等特殊困难家庭至少有1人就业,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健康保障”工程,确保年内全市开发区企业职工参保率不低于30%,全市养老、失业、医疗保险扩面分别净增1万人、3000人和1.5万人。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筹资标准、补偿比例,扩大补偿范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稳定在96%以上。全面启动城乡大病救助工作,对无固定收入的重残人员按低保标准给予生活救助。实施“夕阳关爱”工程,扎实推进农村敬老院建设,年底全市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市社会福利中心创建成“全国爱心护理工程试点单位”。实施“爱心援助”工程,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实行城乡义务教育全部免费提供课本,确保所有考上大学的学生不因贫辍学。大力开展“慈善助孤”、“阳光助学”、“春蕾计划”等活动,加快推进乡镇(街道)慈善超市建设。组织实施残疾人“康复工程”,加快残疾人康复中心、市儿童福利院建设。实施“安居保障”工程,把拆迁安置房、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定销商品房、蓝领公寓建设纳入对各级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市区总开工面积13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111万平方米以上,努力使8000户拆迁户按政策享受安置房或定销商品房、2500户住房困难户住进经济适用房、180户“低保”家庭住进廉租房,为进城务工人员提供蓝领公寓2800套。
发展各项社会事业。不断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加强教师培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提升农村教育质量,确保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9.4%以上、入学率保持在100%。加快繁荣和发展文化事业,认真组织实施“文艺广场周周乐”和农村“三送”工程。加强农村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确保完成乡镇文化站及体育活动中心的年度建设任务,有线电视乡镇联网率达到100%、通村率达到80%,新增农村用户5.5万户。坚持开展公职人员义工活动,带动全社会广泛开展义工服务。推进市全民健身中心、体育运动中心及县(区)标准塑胶田径场、体育馆、标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建设。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基础工作,稳定低生育水平,全年计划生育率达到95%。实施“食品安全”工程,大力整顿规范食品药品生产、流通秩序。创建省级“两网”(农村药品供应网和监督网)示范县(区),年内*、*、泗洪、宿豫四个县(区)达到省级“两网”示范县(区)标准。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