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山区集雨工程,推广山区节水灌溉技术,积极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示范工程和水环境综合治理的示范工程。充分利
用*区优美生态环境发展无公害农、林业,实现城市建设、社会经济与水土资源保护的协调发展。新增园林绿地面积343.8公顷,城市
绿化覆盖率达到50%,人均公共绿地达到15平方米,绿地率为42%。
农业污染基本得到控制。大力推广生物及物理防治病、虫、草害的技术,减少农药使用量。粮菜果有机肥施用率达到50~70%。在平原农
业区,无公害绿色粮菜果面积达到13333.3公顷。在处理好猪鸡粪便的同时增加牛羊等粪便的处理,达到100%,加工有机肥能力达到80%
。再配套6666.7公顷节水灌溉设备;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333.3公顷,挖排水沟10公里。
搞好生态型城镇建设。为把*建设成生态优美的区域,争取在规划的七年时间里,把自然环境较优越的*、张坊、蒲洼、霞云岭四
个乡镇建成生态型城镇,并搞好20个生态型试点村的建设。
3、远期目标(2*1—2030)
实现林种、树种结构布局合理、林分稳定的生态系统。林木覆盖率达70%以上;城镇绿化实现树种、种群结构布局合理,人均公共绿地达
到45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70%以上;在抓好街道、居住区、公共场所、城镇片林绿化的同时,通过拆房建绿、破墙透绿、见缝插绿、屋
顶花园、垂直绿化等措施,不断提高绿化覆盖率,使*西南部生态屏障向多层次、高质量、体系化方向发展。水土流失、山洪、泥石
流得到有效控制,水土保持措施保证率达90%以上。
建设与生态环境相适应的生态型农业生产发展体系。生态区域内无公害绿色粮菜面积率达到70~100%,农作物全部实行平衡施肥和施用
有机肥,确保全区土壤和水源无污染并达到国际标准。农作物以生物、物理技术综合防治为主,减少农药使用量50~60%;粪便处理和加
工有机肥100%。推广旱作农业6666.7公顷,建示范田13333.3公顷;水利排灌标准化、农作技术规范化、免耕覆盖、两茬秸杆还田率达到
100%。
建成完善的生态环境预测和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对全区的生态环境有效、快速的监测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