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取三项措施:1、对现有污染源排污口实施每半年进行一次监督性监测,平时随时抽测,确保稳定达标排放。2、对新建项目严格环境准入,推行清洁生产。3、全方位治污,实施工程减排、结构减排、管理减排三大有效手段。建议有关部门对新开河采取河流底泥疏浚、植物净水、革除青草等措施,促进河道生态恢复。对沿河垃圾采用“村收集—镇集中—市处理”的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处置模式。三是加强宣传,让环保常识、法律法规、绿色文明家喻户晓,全民行动共创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二)在整体推进区政府四大环境整治方案基础上,开展辖区噪声环境功能区划研究
督导前进村加强维护现有工程及设施,巩固整治效果,争取国家政策资金实现“以奖代补”。同时,以前进村为试点,协助南八里村并拓展到其他村开展环境综合整治,逐步达到农村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继续对实行“河长制“三条河流水质进行监测,力争城市污水处理率达85%以上;对规模以上企业和22家燃煤大户继续实行耗煤、耗水及排水月报制度。污染减排、地表水环境、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城区大气环境质量等按照计划取得较大进展。同时,对辖区开展噪声功能区划分,确定各类噪声功能区范围,改善居住环境,较好控制噪声扰民问题,营造整洁、有序、优美、和谐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三)落实责任,环境监察工作实施“421”工作制度
环境监察工作实施“421”工作制度,即每月“4”查:一查企业原料种类、数量是否发生变化,二查环保装置运行是否正常,三查排放口污染物浓度是否达标排放,四查事故池与装置连接及运行情况是否正常和匹配;“2”提速:一是信访办理要提速,二是环境热点难点敏感问题处理要提速;“1”月报制度:规模以上企业和耗煤大户月耗煤量、用水量、排水量实行每月报告制度。克服以往环境监察走过场现场检查似走访慰问的现状。环境管理工作做到把住入口、看住总量、用好三大政策。把住入口严格新建项目准入标准,禁止高能耗、高污染项目进入××区,并且严格执行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看住总量控制污染物“增量”,做到只减不增,进一步深化工业污染治理,提高治污水平,督促治污设备正常运行,确保稳定达标排污,严格控制超标、超总量排污。用好三大政策即限期治理、停产治理、关闭取缔三大政策。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及产业调整,逐步淘汰落后工艺设备及高污染高耗能项目,使用低硫煤及清洁能源,要求企业建立健全有利于环保的体制机制,支持鼓励绿色税收,确保辖区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四)加强监管,确保辖区环境安全
对辖区34家重点化工企业和6家限期治理、7家停产治理企业加强监管和治污督办,确保按照环保要求正常、安全生产,按时限完成限期治理和停产治理任务。
(五)宣教与创绿
围绕工作重点,创新环境宣传手段,大力倡导和宣传生态文明。采用多渠道、多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节能减排、小康指标、污染源普查、环保法律法规等,为环保工作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推进绿色创建系列活动。实现每年都有
“环境优美乡镇”、“ 生态村”、“ 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等创建目标。
(六)以科研促全员业务素质的提高
在完成辖区农村饮用水环保规划的基础上,进一步自加压力,预计完成辖区噪声区划分研究,为顺利解决噪声扰民问题奠定技术支撑。同时,视市科委对上报的××区地下水污染程度评价研究和××区农村饮用水环境保护规划研究2个科研课题经费的批复情况开展专题研究。通过环境保护专题调查研究,有计划、有目的地提高和锻炼分局干部职工的自身业务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