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地质环境保护是涉及多学科、多领域的科技工作,要确立科技创新在地质环境保护中的核心地位,将科学技术研究贯穿于地质环境保护的全过程。广泛引进新思路,应用和发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探索并建立地质环境各类调查评价指标体系,全面提高地质环境保护各个层面的科技含量和水平,使地质环境保护有突破性进展。加强计算机、3s技术、地球物理探测技术、地球化学技术等,在水工环地质调查评价、地质灾害调查与防治、污染治理等领域的应用。加强产学研结合,形成互补型科技支撑与创新体系。加强地质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并将其纳入科技发展计划,在地质环境保护经费中,应确定一定比例的资金用于地质环境保护的科学研究和技术推广。全面建立省、市、县(市、区)三级地质环境保护数据库,及其应用、操作、管理和预测预报系统,形成完整的、服务社会的信息网络。
(十八)建设专业配套、技术力量雄厚的科技和管理队伍。营造良好的聚才、育才、用才环境,建立健全有利于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的激励机制,以事业、感情和待遇留住人才和吸引人才;加强人才的培养和引进,重点培养、吸纳和引进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管理型、技术型及复合型人才,特别要培养一批技术功底深厚、知识面广、知名度高、责任心强,有一定领导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学术带头人和项目负责人;调整、改善、优化人才结构;加强在职人员的教育和技术培训,不断进行知识更新和补充,提升科技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科技队伍的整体素质。
(十九)加强宣传教育,形成保护地质环境的良好氛围。要加强地质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科学普及工作,提高全社会对地质环境保护的认识,提高公众对地质环境恶化的忧患意识与保护地质环境责任感、紧迫感和参与感,使保护地质环境成为全民积极参与的公益性活动,形成人人关爱和保护地质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