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以生态市建设为载体,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一是要以“六个一批”工程为抓手,深入推进生态市建设。围绕“山清水秀,文明谐美”的生态市建设目标,进一步加大生态环境项目工程建设力度,推进生态公益林、水土流失、万里清水河道、废弃矿山、生态移民等工程建设,以“五整治一提高”为重点,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采取有效措施,扬长避短,积极开展全国环境优美乡镇、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绿色企业、学校、医院、饭店、社区、家庭和“保护母亲河号”等各类绿色创建活动。
二是积极实施《*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不断优化经济发展。把规划作为项目准入、产业布局的前提和基础,作为污染减排、项目审批和生态补偿的重要依据,作为结构调整、产业升级,转变发展方式的有力杠杆。严格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要求实施好《规划》。大力鼓励发展以“六六产业”为主体的节能环保产业,积极培育、壮大绿色特色产业,加快发展生态经济。
三是完善生态建设推进机制,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进一步改进生态市建设的管理工作机制,继续强化责任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真正形成全市各级各部门职责明确、分工协作、齐抓共创、务实高效的生态市建设工作新局面,确保认识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以“六·五”世界环境日为载体,多形式、多方位、多层面地开展环境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弘扬生态文明,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环保意识,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氛围。加强对领导干部、重点企业负责人的环保教育,提高其依法行政和守法经营意识。强化社会监督,公开环境质量、环境管理、企业环境行为等信息,维护公众的环境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为各种社会力量参与环境保护搭建平台,引导和动员广大群众参与环保工作,鼓励公众检举揭发各种环境违法行为,使每个公民在享受环境权益的同时,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法定义务。
二、扎实开展污染减排工作,确保完成减排任务。
要以克难攻坚的精神,确保完成上级下达的主要污染物减排任务。主要措施:
1、工业污染减排:首先要坚定不移“治旧”。更好地提升区位、产业、资源、环境等优势以及发展的内、外动力机制,在深化重点区域、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污染防治的同时,进一步加大面上企业污染整治的力度。加快淘汰小印染、小造纸、小制革、小化工、小冶炼等高消耗、高排放、重污染、低效益的落后生产能力,腾出“环境容量”。深入开展工业企业污染治理设施建设和改造,立足化工、建材、制革、造纸、电力等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大力推广先进成熟的污染减排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发展一批工艺先进、能耗较低、效益显著的清洁生产示范项目。加强江化公司、恒昌集团公司等废水排放重点企业的污染治理,提高中水回用率。加快虎山电力等热电企业二氧化硫治理设施建设和减排项目的具体落实工作。
其次是要毫不动摇“控新”。切实加强环保审批工作,严格新建项目环保审批管理,提高环保准入门槛,提高环评和“三同时”执行率,今年要认真开展好“三同时”专项行动,多还老账,不欠新账,并着力提高质量,力求从项目建设源头上预防环境问题。把总量削减指标作为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对化工、水泥、热电、印染等重污染的项目要严格控制,涉及公众环境权益影响较大的建设项目,要通过听证会、论证会或社会公示等形式,广泛听取公众意见,接受舆论监督。
三是加强排污费征收和排污申报工作。严格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加强排污费征收与管理,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