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落后、能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严重的工程项目,严格把关,坚决控制新污染源的产生;要切实加强项目审批后的跟踪检查,确保规定的环保措施的落实,实现环评、施工竣工验收的全过程管理。
二是进一步深化审批制度改革,要在规范审批程序、严格把关的基础上,进一步发挥市行政服务中心环保窗口的作用,强化服务意识,简化审批手续,提高服务质量和办事效率。
三是要继续扩大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实施范围,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和浓度的双向控制。要把总量控制与建设项目审批有机结合起来,把总量控制作为项目环评的重要依据,不得超总量审批建设项目;要及时与市计经局做好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分解工作,进一步加强计划措施的督促和检查,规范我市排污许可证的发放和管理工作。
(三)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要内容,开创生态环境保护新局面
今后几年要围绕发展循环经济这个核心,以最有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废物、污染物最少排放、对人和环境最低危害为前提,加强政策引导,加强调控。
一是要大力倡导发展循环经济,积极开展多层次的试点工作。要在积极扶持协联电厂、江南食用菌公司、稻鸭共作等试点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大项目的链接,鼓励更多的企业单位开展循环经济试点。
二是要继续做好生态示范区、自然保护区创建工作,抓好生态示范区建设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组织指导更多的乡镇开展环境优美小城镇建设和省级生态村建设。
三是搞好清洁生产审计工作,积极协调市计经局推广清洁生产,大力协调企业开展环保产品认证,继续倡导和指导企事业单位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等工作。
(四)以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切入点,努力打造服务型机关
一是要认真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环境问题。要进一步加强12369环保热线电话值班工作,强化环境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及时、妥善处理好群众反应的各类环境污染事故,努力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年将重点加强对“三产”行业污染纠纷热点问题处理的研究。
二是切实加强环保自身能力建设。要按照“组织网络化、管理系统化、技术规范化、方法标准化、装备现代化、质量保证化”的总体要求,有针对性地加强监测、监察、宣教、信息能力及标准化建设,完善技术装备,提高快速反应能力,增强环保部门独立执法、行政协调和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三是要在原有环保网站的基础上,积极推行“电子政务”,邀请信息产业局技术人员协助做好环保局网站的维护和更新,进一步丰富网站内容,完善网上投诉回复机制,积极推行网上审批。
(五)以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为突破口,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一是继续加大对污染源的现场督查力度,积极推动老污染治理设施的改造、出新工作,做到重点污染源每月至少一次,一般污染源每季至少一次的现场监督,至少每季安排一次达标排放专项执法检查以巩固达标排放成果。
二是继续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专项执法行动。要突出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行业和重点时段,认真解决危害群众健康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
三是继续加大对夜间建筑施工业的执法力度,定期安排进行夜间突击检查,打击夜间违法施工行为。
四是继续深入贯彻新排污收费制度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征收程序,拓宽征收渠道,提高征收力度,积极探索新形势下排污收费的新思路、新方法。全年征收目标为880万元,其中三产收费比率要进一步提高。
(六)以环境宣传为先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