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改造。开发一批有利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投入产出效率的共性技术;通过资源整合,关注引导制药产业的上下游企业的拓展联合;改造大宗化学原料药产品微生物发酵和化学合成工艺设备,节能降耗、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化学原料药的市场竞争力。
推进制剂技术升级,加速发展新型制剂。加强对离子电渗技术、脉冲给药技术、超声透皮给药技术等制剂新技术的研究,推广新型粉碎技术(纳米技术)、薄膜包衣技术、微型包囊技术等制剂生产新技术,实现化学药物制剂技术升级换代,发展控释、缓释制剂,透皮吸收剂,速溶制剂,口腔粘膜给药,透皮控释制剂、微囊剂及渗透泵片等新剂型。
加快化学制药共性技术平台建设。重点加强化学制药关键及共性技术的创新条件建设,增强化学制药高新技术研发、转化、生产等环节的技术支撑能力,整体性地提高化学制药工艺技术水平,使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得到较为广泛应用。
(二)中药
以神威药业、以岭药业为基础,筛选一批有发展潜力的中药企业给予重点扶持,政策倾斜,使其围绕主导产品选用先进适用的生产工艺和设备,提高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水平和质量水平,增强主导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加强针对常见病、多发病、疑难杂症、老年病等中药复方的新药研究开发,重点加强针对心脑血管、肿瘤、抗感染以及消化、呼吸、神经等系统疾病的药物开发,扩大药物制剂品种,研究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中成药新药;重点加强用现代生物技术改造中药加工工艺技术,提高现代中药技术的产业化水平;重点发展有技术领先优势的粉针、水针、软胶囊、口服液等剂型产品、名优产品,积极开发古方、经典方、秘方、验方,推进现有产品的二次开发;按照gmp标准,建立高标准的中药标准提取物生产示范基地,引领我市中药产业参与国际竞争,开拓国际市场。
加速中药饮片生产技术改造,建立质量可控的中药饮片生产基地,逐步实现饮片生产规范化。优化饮片传统炮制工艺,提取有效组份,发展免煎中药饮片及单味中药浓缩颗粒剂;改进饮片包装,发展单味小包装新型饮片,提高饮片质量,方便使用。
筛选河北特产地道药材,建设一批具有区域特点、布局合理、符合国家规范化标准的中药材生产基地。推进中药农业整体向“绿色产业”过渡,使中药材质量从根本上得到改观,达到“安全、有效、稳定、可控”,实现濒危稀缺药材和常用大宗药材的基地化供应;达到“品种与内在质量稳定、种植规范、可持续供应”的要求。制订地道药材及大宗药材种子标准和药材质量标准,解决因标准不全而造成的药材混杂、低劣,无法监控的问题。
加强对保健食品的研究和开发,利用地道药材和中药提取先进工艺,开发具有营养滋补作用的保健食品,拓展中药产业的发展空间。
(三)医药流通业
依托我市医药产业发展优势、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完善的交通、通讯网络,不断提高流通效率、提升服务能力、完善网络渠道,以建设大型医药物流中心,发展医药物流配送和连锁经营为重点,加速构建我市规模化、扁平化、高覆盖、现代化的医药流通服务网络体系。
构建区域性、现代化、高覆盖的医药物流中心。迅速提升流通服务功能,强化流通服务的整体实力,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高核心竞争力。扶持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的经销商,加快现代化医药流通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努力使之成为特色化定位、规范化发展的区域性医药物流和药品(药材)交易中心。建设医药物流公共服务平台设施,大力发展医药会展经济,到2010年,将建设成为华北地区最大的,集原料药、制剂、医疗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