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一类新药丁苯酞、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中药制剂先进工艺及单元集成自动控制高技术产业化和中药荷电技术等八个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中药新产品开发加快,尤其是在治疗与预防心脑血管、前列腺等疾病方面的新品种有所突破。神威药业的“五福心脑清”、“参麦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以岭药业的“通心络胶囊”、科迪药业的“癃闭舒胶囊”已经成为全国知名中药品种,单品种销售额达到亿元以上。“十五”期间全市各医药企业和科研单位共开发国家级新药112个,其中一类新药2个,二类新药18个,三类新药 56个。
6、对外开放取得明显进步
医药行业是我市最早对外开放的行业之一,也是利用外资比较成功的行业。目前,世界许多制药公司都已在我市投资建厂,如荷兰dsm公司、日本日绵公司、美国的永胜公司等等,这些“三资”企业的建立,不仅引进了资金,还带来了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和新的经营方式与管理理念,对我市医药企业建设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7、药都”地位进一步提高
“十五”末,全市医药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的22%,占全省医药工业总产值的80%以上和全国医药工业总产值的8%,医药产业迅猛发展,全市年销售收入超过60亿元的企业有华北制药、石药集团2家企业,城市医药工业规模整体实力位居全国第一。
8、企业融资能力增强
目前,我市医药企业中已有华北制药和威远生化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石药集团的中国制药、神威药业分别在香港上市。四药股份正在积极筹备即将在香港上市。
(二)主要矛盾和突出问题
我市制药业起步早,底子厚,拥有华药集团和石药集团等著名企业,但随着医药市场日益激烈的竞争,兼并重组的强劲势头,企业的生存发展环境日趋严峻,企业的技术创新和竞争力遭遇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
1、行业管理和服务薄弱
涉及医药发展的管理部门缺乏统一高效的协调,现有的行政管理资源难以集中,力量分散,缺乏相应的中介服务组织。企业间协作机制尚未形成,自律性医药行业组织建设在我市仍是空白,企业之间在发展战略上缺乏应有的协调、合作与沟通。
2、人才和技术支撑能力弱
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极少,专业技术队伍和研发能力不足,新药创制基础较弱,研发投入少。化学药品中90%以上为仿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药少,医药科研与企业生产脱节的现象没有得到根本改变。
3、缺乏风险控制机制
近年来,石油、煤炭、水、电、汽等能源资源供应紧张,农产品等原材料价格也在上涨,但是国家对抗生素产品持续降价、限制药店的零售和社会合理使用抗生素等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实施,导致我市产品的利润空间缩小。政策风险和市场风险,使得行业投资风险不断加大,而生产企业缺乏对这些风险的控制能力。
4、医药产销结构、企业群体规模比例不平衡
医药流通服务是建设“药都”的薄弱环节, 尚未形成具有较强辐射带动功能的现代化医药物流中心,不能有效地对全市医药产业发展起到市场龙头作用。
我市现有规模以上医药企业中,仅华药、石药的销售收入达到50亿元以上,其余均在10亿元以下。医药产业发展的不平衡,过分倚重少数大企业集团,缺少产业集群规模的支撑。大企业集团由于现有产品结构的局限,受国际、国内市场周期性波动的影响较大,增加了我市医药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
5、医药产业园区发展缓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