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个长效机制,妥善解决后进村和边远村在经济发展、维护稳定等方面的问题,整体推进新农村建设。
二是抓阵地,规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用,指导做好村级阵地建设规划和已建村活动场所平面规划图复查,防止贪大求全,做到村级组织既有办公用房,又有群众服务和群众活动场所。通过建立落实定期例会、部门协调会、情况通报等制度,加强职能部门间的沟通联系,切实做到工作同研究、任务同布置、检查同进行。进一步整合宣传、文化、卫生、计生、体育
、扶贫、建设、土管等方面的项目资金,坚持项目统筹、捆帮使用的原则,不断加强资金的整合利用,变分散投放为集中投放,使有限资金发挥最大效益。对村级阵地建设专项资金进行统一治理使用,实行专户治理,保证专款专用。认真落实工程项目负责制、工程监理制、合同治理制、工程质量终身责任制,切实加强活动场所施工建设的各个环节的监督治理,真正做到治理责任具体到人。对去年已建成的村,各乡镇党委要抓紧时间做好村级活动场所和院落的规划工作。对今年即将开工建设的村,各乡镇要组织人力,尽早动手,做好工程建设前的土地平整、通路、通水、通电等预备工作,保证今年建设任务近期开工。要建立和落实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月报制度,把好工程建设的项目治理关和质量治理关。今年3月份开始,各乡镇要在每月5号前定期向县委基层办上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进度情况。同时积极抓好办公设备配置和使用治理,切实发挥村级活动场所建设作用。列入计划内的村组织活动场所建设任务要保证在今年9月前完成。三是抓待遇,规范村干部补贴。为充分调动村干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经济上,除为村干部办理养老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外,按照自治区、地区要求,提高村干部的报酬,确保村“两委”一把手年报酬不低于3000元。同时,研究制定以“基本工资+补助金+奖励”为主体框架的村干部绩效结构工资制度,根据村干部绩效考核情况发放补贴。各乡镇、村每年要拿出集体经济增加值的5-10用于村干部奖励。积极开展“双十佳”评选活动,对“十佳”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表彰奖励,进一步加大把非凡优秀的村党支部书记选拔进乡镇领导班子的力度。通过采取以上措施,稳定村干部队伍,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
四是抓服务,规范便民服务体系。按照“县有行政服务中心、乡有便民服务站、村有便民服务室”的要求,与县乡村三级信访网络有机结合,加快建立县、乡、村三级便民服务网络,狠抓便民服务活动的开展,在村党组织积极推行以“干部问事、群众说事、集中议事、限期办事、定期评事”为主要内容的“五事制”、村干部坐班制、群众事务全程代办制和和公开承诺制,切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提高基层干部为民服务意识,让群众长期得实惠。
五是抓公开,规范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加大村务、财务、政务和重大事项的公开力度,规范公开的内容、形式和程序。全面推行村级党组织活动、村务公开和村民议事三位一体的“民主议政日”活动。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十字”方针要求,指导村级组织完善落实村规民约,切实提高村级组织依法治村、民主管村的能力,不断推进村级民主政治建设步伐。
六是抓稳定,规范运行维稳机制。切实加强对4个集中整治重点乡镇、8个重点村和9个基层组织整顿建设重点村进行集中整顿,确保整顿建设扎实深入开展,并保证取得实效。乡村两级党组织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村维稳各项工作机制,严格维稳各项措施的落实,不断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加强对宗教事务的治理,全力维护农村社会稳定。
七是抓集体经济,规范集体经济治理。建立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