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1年既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做好明年工作,对于“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90周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2011年全县工作的指导思想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市相关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建设更加美好新肥东,大力实施“工业立县、产城一体、开放合作、绿色发展”战略,力争在“三化联动”上取得新进展,在项目建设上掀起新高潮,在改革开放上实现新突破,在社会和谐上体现新作为,举县而为,全力以赴,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
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明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建议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27%以上,财政收入增长30%,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28%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7%以上,招商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以上。重点要抓好以下方面工作:
(一)要围绕新型工业化锻造发展支撑。工业立县是肥东发展的首要战略。坚持工业立县,就是要实行“精力向工业集中、资源向工业整合、政策向工业倾斜”,全面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要积极壮大优势产业。经过多年发展,目前我县规上企业近300家,初步形成了钢材深加工、农副产品及食品深加工等优势产业。但从目前来看,我们既缺乏像肥西江汽那样的“单打冠军”,也没有像无为高沟电缆那样的“团体冠军”,这也是工业增长乏力的根本原因。必须继续加大扶持力度,使优势产业再来一次大的提升。要做强企业,以发展潜力大、市场前景好的成长性企业为重点,实行个性化服务,贴心化帮扶,不断解决制约企业发展的瓶颈,促其早上规模、早上水平。要做好配套,鼓励中小企业主动参与大企业配套,尽量拉长产业链条,向上下游延伸,充分挖掘全产业链的增加值。要做大集群,按照关联企业在空间上集中、生产上协作、资源上互补的要求,形成企业抱团发展,释放产业集群效应。要积极培育新兴产业。这是肥东实现跨越赶超的重要机遇和现实捷径。要明确方向,我们在《建议》中明确提出将新能源、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生物科技等作为我县新兴产业发展的重点,其中有的我们已经具备基础,有的需要我们加大引进,对此要认真分析、详细梳理、深入研究。要主动作为,针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先导性、快速成长性特点,注重选择一些尚处于试验阶段、但市场前景好、自主创新力强的企业,争取早一步进入,赢得竞争中的优势,掌握发展上的主动。要眼光长远,对待新兴产业,在前期的培育扶持上多下功夫,要多给“雨露”,促其早日“开花结果”。要积极鼓励全民创业。民营经济是经济增长的“活化剂”。要认真落实相关政策,丰富和完善金融服务项目,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进一步扩大创业资金来源渠道。要建立健全行业协会,充分发挥其在规范企业行为、扶持企业发展、防止恶性竞争、维护市场秩序中的作用。要大力宣传创业典型,在全县上下积极营造想创业、敢创业、能创业的社会氛围。
(二)要围绕农业产业化加速结构调整。工业化强县,农业产业化富民。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是破解“三农”难题、实现城乡统筹的“金钥匙”。要兴龙头,在发展主体上有新突破。要整合资源,通过产权重组、资本嫁接改造,不断扩大现有农业企业规模,打造一批年销售收入超亿元、10亿元、50亿元龙头企业。要加大扶持,健全和完善面向农业龙头企业的金融信贷业务,突出扶持一批起点高、前景好、规模大的龙头企业,组建企业集团。要扩大规模,继续围绕优质农产品资源开展专业招商,引导更多资本投入农产品生产和精深加工领域,力争明年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突破100家,年销售收入超过90亿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