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主线,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进一步完善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医疗救治服务体系、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卫生执法监督体系,确保我县公共卫生安全,确保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卫生需求,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做出贡献。具体把握好以下原则:
1、发展卫生事业与调整和优化结构相结合,注重质量和效益。我县经济的发展必将推动我县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同时,也给卫生事业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从整体上看。我县医疗卫生设施与政府《“十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的目标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必须加快发展;从横向上看,应注重城镇和农村卫生气构功能的发挥;从纵向上看,应注重医院特色专科建设,达到优势互补,协调发展。在扩大总量的同
时,要注重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更多地吸引、应用、开拓现代医学科技在果和治理技术,依靠科技进一步的影响力和推动力,不断提高自身素质。2、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农村医疗卫生、预防保健两大战略重点的落实,县、乡之间发展仍不平衡,急需下大力气,以逐步缩小差距。因此,必须因此制宜,分类指导,采取有效措施,协调发展。
3、坚持廉政建议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加强卫生行业职业道德建设,不断提高卫生队伍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
(二)发展目标
从我县实际出发,我县的卫生事业在“十一五”期间的发展目标是:
1、进一步完善与我县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包括医疗救治、卫生监督、疾病预防控制与妇幼保健网络为主的三大卫生体系,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
2、消灭或控制对公共卫生问题有危害的主要疾病。
3、加强妇女儿童卫生保健,提高其健康水平和生存时间。
4、发展中医药事业,实施科教兴医战略。
5、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健全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提高全民抗疾病风险能力。
6、加强乡镇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群众就医条件。
(三)“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
1、卫生气构基础设施建设。“十一五”期间,我县的卫生气构建设的重点是:加快县医院住院楼、县中医院住院和门诊楼、县120急救中心业务综合楼、县卫生局卫生监督所办公楼、12个乡镇卫生院住院综合楼、59个村卫生室的建设。以上项目拟建规模合计平方米,共需投资万元。(
2、防预保健与疾病控制,继续贯彻“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加强妇幼保健工作,控制疾病的传播流行,提高全县人民的健康水平。一是落实好妇幼保健工作,提高住院分娩率和新法接生率,加强高危孕产妇的筛查和治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婴儿死亡率。到2010年,妇幼保健工作要达到以下指标:孕产妇保健覆盖率在90以上,系统治理率在70以上,住院分娩率在50以上,新法接生率在90以上,高危孕产妇筛查率达30以上,治理率达100,高危孕产妇住院分娩率达98以上,产后防视访视率达80以上,孕产妇死亡率控制在60/十万以内;儿童保健工作目标分别是: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40‰以内,婴儿死亡率控制在24以内,7岁以下儿童保健覆盖率在70以上,3岁以下儿童系统治理率在50以上;二是继续加强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和疾病控制力度。到2010年儿童计划免疫以村为单位“四苗”接种率达90以上,传染病发病率控制在150/十万以内;三是加强对结核病人的归口治理和治疗;四是继续抓好疟疾,碘缺乏病等地方病的防治;五是开展艾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