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十一五”时期的第一年。根据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今年卫生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卫生工作的全局,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卫生工作机制;全面加强农村卫生工作,大力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重点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强化卫生监督执法,加强医院治理;推动中医药强省建设;集中精力研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整体推动各项工作,促进卫生工作既快又好地发展。主要抓好如下工作:
一、医教工作
1、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治理条例》、《执业医师法》、《护士治理办法》,加强对医疗市场的治理,打击非法行医行为,抓好“打击非法行医专项行动”的督导整改及全面总结的工作。
2、做好“医院治理年活动”总结阶段工作,督促各医院对“质量、安全、服务、费用”等项工作存在问题的改进,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服务水平,保证医疗安全。
3、加强对一次性无菌医疗用品的治理,检查各医疗机构的使用情况。
4、组织各医疗机构落实《医疗废物治理条例》的有关规定,把集中对医疗垃圾无害化处理推向镇卫生院。
5、制定《全市医疗质量检查方案》,组织开展全市医疗质量检查,促使各项医疗治理制度认真执行。
6、全面推广整体护理工作,力争全市二级以上医院整体护理单元覆盖率达95%以上。
7、加强医院感染工作,拟举办一期全市性医院感染及供给室人员培训班,组织对供给室的检查验收工作。
8、组织好科研成果立项、鉴定工作,推广新技术的应用。
9、做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和统考工作。
10、加快120急救指挥中心的建设,争取年底能够开始正常运作。
11、**市人民医院综合大楼土建工程争取5月份完成,力争年底投入使用,通过加快医院的建设,争取千人口医院病床数达到2.26张。
12、加快中医药药事业的发展速度,争取政府加大对中医院的投入。
二、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1、加强卫生法制建设,提高依法行政水平。
2、进一步推行和抓好食品卫生量化分级治理,积极转变食品卫生监督治理体制、工作模式,继续落实《食品安全行动计划》有关工作,做好水厂、二次供水、自备水源供水设施的监督检查,强化涉水单位的净化、消毒等卫生设施的治理,进一步提高生活饮用水质,预防和控制污染事故和介水传染病发生。
3、进一步加强学校卫生综合监督治理,加大对学校食品卫生、生活饮用水卫生的监督检查力度。
4、深入贯彻《职业病防治法》,进一步推进职业卫生和放射卫生监督执法工作。
5、加强发证“窗口”治理,严格按照《广东省食品卫生许可证发放治
6、加快市卫生监督所的建设,力争2006年3月卫生监督所办公业务大楼投入使用。
三、疾病控制和妇幼保健工作
1、认真学习、贯彻《传染病防治法》,加强传染病的监测工作,强化疫情报告。
2、加强对疾控机构建设的督查工作,继续认真做好重点传染病如非典、人禽流感、艾滋病、狂犬病、乙脑、霍乱、结核病等防治工作,落实各项防治措施,做到有备无患。继续巩固无脊灰成果,加强计划免疫工作,加强预防性生物制品的治理。
3、加强对精神卫生工作的治理和检查。
4、继续加强产科建设,开展全市产科质量检查。加强高危孕产妇的治理,建立完善我市高危孕产妇三级转诊制度。
5、继续加强妇幼卫生信息治理,建立健全全市妇幼信息系统,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