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是全面实施“十一五”规划各项工作的开局之年。我市爱国卫生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净化环境,控制病媒生物,预防减少疾病,增进群众健康,促进和谐社会的建立为目标。以开展卫生创建、健康教育、病媒生物控制、农村改水改厕工作为重点,在各级政府的领导和组织下,广泛发动群众,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形式,将我市爱国卫生工作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为我市推进大发展、大建设、大环境目标作出应有的贡献。
1、制定《xx市爱国卫生工作“十一?五”发展规划》。组织开展《安徽省爱国卫生工作条例》的宣传和贯彻落实工作。组织县、区年度爱国卫生工作目标考核。
2、组织开展创建国家卫生城、镇、村活动。拟定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规划;加强组织发动与协调工作;对各县、区、有关部门相关人员开展《国家卫生城市标准》培训;组织“卫生区”、卫生村镇、卫生单位、卫生社区系列创建考评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有关部门参加爱国卫生活动。组织指导xx县三河镇继续创建国家卫生镇;组织指导xx县上派镇争创省级卫生镇。争创5个以上省级卫生先进单位,1——2个省级卫生村。
3、开展以防控“人禽流感”等重大传染性疾病为重点的群众**国卫生活动。按照2005年全国爱国卫生电视电话会议的要求,入夏前全面组织开展爱国卫生整治活动。组织重要节日卫生大检查活动。
4、抓好群众性除四害活动。一是于3——4月份开展春季灭鼠活动,5——10月份开展夏秋季灭蚊蝇、蟑螂活动。其中5——6月份重点灭蟑螂,9——10月份重点灭蝇。在开展除四害活动中坚持抓好以环境治理为主的综合防治工作,科学合理地选定杀虫灭鼠药物,加强日常除四害的治理工作。各区都要以居委会或路段为界限,划区或分段创建一批基本确保除四害达标单位。
二是加强对农贸市场、餐饮业和公共场所除四害的防灭和督查力度。工商、商务等各相关主管部门要开展经常化除四害活动,加强检查和落实整改措施。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必须对发放卫生许可证单位除四害工作进行经常性严格督查,不合格者要给予行政处罚。各区要组织街道普遍建立除四害检查员制度,对辖区各单位进行经常性检查。同时加大通报与“曝光”频度,尤其是对行业除四害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向主管部门通报。
三是做好国家《病媒生物防治标准》推广工作。抓好市、区两级年度四害密度监测工作。支持市疾控中心开展蝇类孳生场所调查、蚊虫抗药性调查、公共场所蟑螂控制方法研究等除四害科研工作,进一步提高我市除四害工作的技术水平。探索除四害行业治理新模式,完善备案制度,加强对有害生物控制专业机构服务质量的监督与治理。协调有关部门继续规范城市杀鼠剂经营工作,并做好城市灭鼠活动杀鼠剂加工基地建设。
5、广泛开展爱国卫生宣传和健康教育活动。重点抓好公共场所、“窗口”行业健康教育;进一步完善社区健康教育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亿万农民健康促进行动”;组织艾滋病、结核病、人禽流感等重点传染病防控知识传播活动;继续开展创建无烟学校、无烟医院活动;支持xx市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中心数据库、专家库、传播材料库建设工作。
6、积极推进农村改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