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工作的高度重视。中医中药在我市城乡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近年来我市中医药科研能力也得到明显提高,中医药服务水平居全省前列。市委市政府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中医药强省建设的部署,审时度势,以国家健康科技产业基地为依托,提出了建设“xx城”项目。项目包括了中药产品生产基地、中药产业创新体系、中药现代物流和出口体系三个主体项目及中药材种植基地、现代中医临床基地、中医药人才培养基地、中医药养生、旅游和科普基地等四个配套项目。“xx城”项目是我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大项目之一。目前该项目在市政府的领导协调下正积极组织实施,其中作为配套项目之一的“现代中医临床基地”—市xx迁建项目已经奠基。
我们要认清发展中医药事业的大好形势,抓住机遇,勇担重任,不负使命,切实抓好《xx市中医药发展“十一五”规划(2009-2010)》各项任务落实,密切配合“xx城”项目的建设,进一步提升全市中医药科研和临床医疗保健服务能力。
一是抓好市xx迁建项目建设,及时解决工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保证工期和工程质量。积极配合“xx城”其他项目的推进。
二是进一步健全中医药服务网络。加强全市综合医院、镇区医院中医科室建设,依规划标准配足中医药人才和必要的中医药诊疗设施,开展门诊与住院中医药服务。落实农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中医药技术人员和中药配备。进一步健全遍及城乡的市、镇、村三级中医药服务网络,扩大中医药覆盖面,打牢农村中医药基础。卫生局将加强督导,对不达标的单位要限期整改。
三是进一步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推进中医“三名”工程,加强“专科”、“专病”建设,突出中医特色。积极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和常见病、多发病的中医药预防和治疗技术,努力提升中医药综合服务能力。
四是进一步加强中医药科研工作。以创新为核心,依据中医药传统理论,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展中医药基础和临床研究,特别是加强中医药防治重大疾病和中医药养生、亚健康康复等方面的研究,促进中医药可持续发展。
五是进一步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健全在职中医药人员继续教育制度,充分发挥市xx作为全市中医药临床培训基地的作用,加强岗位培训;花大力气培养高素质中医药专业人才和优秀管理人才,重点培养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造就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省、市“名医”。
八、继续提升卫生科技和教育水平,增强卫生科技创新能力
卫生科技是卫生事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其水平和发展状况是决定各医疗卫生单位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各单位一定要把提升科研教育水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放在重要议事日程,有规划、有措施、抓落实,在人、财、物等方面予以足够的支持。2009年科教工作要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抓好《xx市卫生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各项科研任务的落实。加强市“十一五”重点专科(实验室)建设和学术与技术带头人的管理,按照已定目标和年度计划做好项目的实施,增强专科实力,建设各具优势的重点专科,力争在珠三角乃至全省占有技术优势。
二是加强医疗卫生人员在职医学教育、临床医师规范化培训。进一步加强xx市xx国家博士后工作站建设和博士后人员引进工作。启动专科医师培训工作。加强对农村卫生站、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其它基层医疗卫生人员的全科医学知识培训和各专业规范技能培训,拓展适用技术。全面提升科技水平和服务水平。
三是以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