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要着力促进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内涵建设,规范社区卫生服务项目和价格管理,加强社区卫生工作信息化建设。
四要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人才队伍建设,建立相对稳定的社区卫生服务队伍。鼓励退休医护人员,依照有关规定参与社区卫生服务,吸引大中专毕业生经全科培训后到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工作,提高社区卫生服务人员的综合素质、服务能力和岗位技能。
五要加强监管。完善社区卫生服务考核评价制度,建立社会民主监督制度,将接受服务居民的满意度作为考核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业绩的重要标准。
六要积极探索采取购买服务的方式向完成公共卫生服务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提供补助。
(二)促进民营医疗机构有序发展。将民营医疗机构发展纳入全市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促进多种形式与经营方式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医疗服务体系新格局。鼓励个人、社会力量或中外合资在流动人口聚居地、医疗资源相对缺乏的区域举办具有一定规模、起点高、层次高、质量好的专科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对民营医疗机构给予公平待遇,在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执业标准、诊疗科目设置、人员职称评定、晋升和奖惩、继续教育、科研课题立项与成果评审、纳入医疗急救网络等方面与公办医院同等对待。随着民营医疗机构队伍的不断壮大,卫生局进一步完善全行业管理,2009年已将部分规模较大的民营医疗机构纳入年终医疗卫生工作绩效考核,今年将继续加强对民营医疗机构的服务和监管,出台《民营医疗机构规范管理办法》,引导民营医疗机构规范管理,不断提高素质,增强竞争力,保持健康快速发展。
四、加强医院管理和监督,促进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持续提高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对医院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全市各级医院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不容忽视,我们要高度重视,继续深入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切实加强对医院的管理和监督。
一是坚持正确的办院方向,明确发展思路。各级医院必须明确办院方向,端正办院宗旨。我国医疗卫生事业是政府实行一定福利政策的社会公益性事业,特别是公立医院,承担着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为患者解除病痛的责任。对于一些医院出现的过分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社会效益、淡化公益性质的倾向,必须引起重视,切实予以纠正。
在医院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我们既要适应市场经济一般规律的要求,又要遵循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内在规律,加强医院管理,走内涵发展的路子,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注重人才培养,抓好医德医风,提高服务水平,使医院发展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二是狠抓制度落实,规范医疗行为。目前在我国已形成了一整套医疗机构和医生执业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要利用各种形式,采取有力措施,狠抓落实,贯彻在医院管理的各个环节和具体诊疗活动中;规范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切实做到因病施治、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坚决纠正开大处方、乱检查等过度诊疗、开单提成、医务人员收入与科室业务收入直接挂钩的错误做法。继续实行全市医疗机构间医学检验医学影像检查互认,在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逐步扩大检查互认的项目。及时总结和进一步完善《xx市常见疾病诊疗临床路径(试行)》,在全市所有医院实施常见疾病诊疗临床路径。
三是注重“三基”培训,推广适宜技术。采用价格合理、患者负担得起的适宜技术,并能取得良好的医疗效果,这样的服务才是有质量的医疗服务。近几年来,各医疗卫生单位“三基”培训有弱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