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传染病形势严峻,对重大疾病防治还缺乏部门配合、社会联动等有效手段,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还不够强。四是医疗卫生服务还不能满足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医疗卫生需求。农村卫生服务管理水平较低,服务模式呆板,经济效益低下。医德医风和服务态度、方法方式等还不尽人意,医疗事故和医疗纠纷有上升趋势。在一定条件下,“看病贵”和医疗服务质量问题有可能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二)发展形势的分析 “十一五”期间,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医疗保健需求将进一步增长,卫生事业的现状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后的健康需求还不适应,人口结构与疾病谱的变化,使卫生事业面临繁重的重大疾病及传染性疾病的防治任务。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切实解决好新出现的公共卫生问题;建立农村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对农村卫生工作和农村医疗保健服务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十一五”期间,新的发展环境和形势将为我县卫生事业发展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二、规划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 发展卫生事业是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重要标志,是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十一五”期间,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我县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卫生事业再上新台阶的关键时期。因此,未来五年的发展目标思路,对保证我县卫生事业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更好地为我县经济建设服务、为人民健康服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指导思想 认真惯彻落实新时期卫生工作方针,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紧紧围绕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目标,全面深化卫生改革,加强重大疾病防治,积极推进卫生管理法制化,资源配置科学化、卫生服务优质化,逐步建立完善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适应的医疗卫生服务、公共卫生服务、卫生监督执法等卫生保障体系,切实维护好、实现好人民群众最根本的健康权益,促进全县卫生事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 1、坚持科学观的原则。以卫生资源优化配置为重点,以卫生改革和技术创新为动力,以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为根本出发点,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
的发展之路。 2、坚持重点发展和保证基本卫生服务原则。重点加强公共卫生、农村卫生和重大疾病防治工作,大力发展农村合作医疗和预防保健。 3、坚持质量与效益的原则。合理规划和构建全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卫生服务质量和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 4、坚持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发展卫生事业必须将社会效益摆在首位,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防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 (三)卫生事业发展目标 “十一五”期间,我县的卫生事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基本建立起,适应我县社会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健康需求的公共卫生、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和卫生监督体系,实现人人享有与小康生活相适应的卫生保健,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明显提高,医疗卫生保健水平和主要健康指标达到全市先进水平。 1、 主要发展指标: &n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