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做好卫生“十二五”规划开局,总体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抓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巩固发展合作医疗,筹资10000万元,进一步拓展群众受益面,全面实施门诊统筹,提高群众受益度;进一步加大项目争取力度,以项目带动发展;继续推进三级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抓好中心医院门诊大楼、卫生服务综合楼、精神病医院住院综合楼等项目建设;实施第二轮卫生院三项建设项目,筹资100万元,创立4个省级示范乡镇卫生院;强化村卫生室“三化”体系,创立100个“省级示范村卫生室”办好居民健康档案全国试点工作,创建成省级居民健康工程先进市;加强重大疾病防控,抓好血防“部省联动”规划的实施;深化医院管理,加强医院内涵建设,开展医疗服务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切实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为实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一)积极稳妥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60%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二是进一步开展基层全科医生及住院医师培训,一是扩大实施国家基本药物制度试点单位范围。加大市级医院对口支持乡镇卫生院工作力度。三是全面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四是积极推进公立医院运行机制改革。探索医院政事分开、管办分开的有效形式,进一步完善财务、会计管理制度,完善医院法人治理结构,推进人事制度改革,两类单位”全面实行绩效工资。五是探索研究完善政府调控与市场作用相结合的医疗服务价格形成机制。
二)巩固发展合作医疗。
确保门诊统筹工作平稳运行。做好门诊慢性病弥补。建立和完善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收费和服务行为监管机制,做好门诊统筹。加强对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服务行为的规范化管理。加强新农合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工作,做好合作医疗信息系统管理及监测工作。依照“以收定支、收支平衡、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实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高效运转。
三)积极探索社区卫生服务模式
积极融入“1+8乡村圈社区卫生服务一体化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形成资源共享,信息互通,互惠互利,相互协作的社区卫生服务新格局,完善服务功能,建立健全与乡村社区及人民群众的卫生需求相适应、布局合理、直接面向群众,集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康复、计划生育、健康教育服务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通过科学设置、合理布局、调整撤并等方式,根据乡村总体规划、服务半径和人口数量设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规划新设5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逐步实现小病不出社区,大病进医院的新型医疗模式,努力提高服务质量,精心打造社区卫生“15分钟服务圈”切实为居民提供平安、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卫生服务,使社区卫生覆盖率达到95%社区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达到85%以上。
四)加强医政管理。
抓规章制度落实,一是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管理。抓服务流程改进,抓服务公开透明,抓医药费用控制,提高医院建设与管理水平。二是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活动,制订和完善医疗质量考评体系和绩效管理考评体系,督导各医疗机构建立院级、科级和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三级管理体系,实施动态监控并与目标责任制结合,保证各项质控措施得到全面的落实,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提高服务质量,减少或防止医疗事故和医疗意外的发生。三是落实医疗平安责任制和医疗平安责任追究制,增强医务人员岗位意识、责任意识和法制观念,牢固树立质量第一、平安第一、生命至上、以人为本的理念,通过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