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工会工作计划 >> 正文
小学工会计划

教代会作为校务公开的主要载体,督促学校行政办好校务公开栏,保证校务公开的真实性、时效性和实效性。
三、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引导广大教职工在教育改革与创新的进程中建功立业。
     1、坚持发展是第一要务,必须牢固确立"情系教育、服务教育"的指导思想,坚持以教书育人为中心,发挥群众组织的特点 ,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寻求参与角度,从推进素质教育的大局入手,把工会工作重点落实到教书育人的主题上,通过组织开展各种形式活动,把广大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旋律上。
    2、学校工会继续开展"学习'三个代表',力争'两个率先'"主题教育活动,紧扣解放思想、坚持与时俱进的主旋律,把工会工作同教育发展改革紧密结合起来,引导广大教职工认清形势,明确工人阶级的的历史责任,凝聚教职工的智慧和力量,为加快实现"两个率先"目标,发挥教职工在实现"两个率先"进程中的先行作用,不断提高广大教师的创新能力和工作水平,掌握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育技能,使广大教师以高尚的品德和修养、渊博的知识和智慧,精湛的教学艺术,真正成为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推动者。
    3、积极推进青年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师徒结对",以创建"青蓝文明岗"为主题,进一步推动岗位成才、岗位练兵的活动,促进教师文明执教,规范师德行为。通过各种有效的载体,引导青年教师确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奋发进取精神,扩大和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队伍范围,引导青年教师确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奋发进取精神,并帮助青年教师排除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和思想上的疑虑,为他们多办实事好事,扩大和培养青年骨干教师队伍范围,引导青年教师确立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奋发进取精神,并帮助青年教师排除学习、工作、生活上的困难和思想上的疑虑,在参与各项活动中得到更多的锻炼,打造奋发进取的良好环境,为他们多办实事好事,为青年教师健康成长尽工会组织的一份力。gwku.net免费提供
    4、继续抓好女教职工"巾帼建功"活动,围绕"强化素质、创新建功、自主创业、爱心助困、家庭文明"的要求,组织开展各类有益于教职工工作发展的活动,进一步提高女教的整体素质。同时,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稳步推进争创"巾帼文明示范岗"活动,力求争创活动更有实效,为教育事业建功立业。
四、忠实地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责,真心实意实施"送温暖工程"。
    1、只有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的标准,忠实地履行工会的基本职责,才能更好地发挥党联系教职工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工会干部要增强政治意识、责任意识和代表意识,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少说空话、多办实事,使工会始终置于群众之中。加强调查研究,及时把握教职工的思想脉搏,了解教职工的思想动态,及时反映教职工的意愿和要求,倾听教职工的呼声,想教职工所想,急教职工所急,坚持为教职工说话办事,努力做教职工的有心人、知心人、贴心人。
2、继续深化"送温暖工程",不断拓宽"送温暖工程"的范围和形式,推动送温暖工程的经常化、制度化、社会化。坚持为遭受特殊困难和重大困难的教职工排忧解难,全体教职工参加互助补充保险,积极借助党政和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尽最大努力为特困教职工解决生活上的困难。
    3、送温暖活动要逐步向精神、权益、生活、健康等方面拓宽,进一步发挥学校工会组织的特色优势,大力开展教职工喜闻乐见的各类文体活动,不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新华书店工会计划
       工会联合会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办…
       自来水公司工会二00四年计划
       电信工会设想
       工会换届选举步骤安排
       公司企业工会要点
       工厂工会要点
       水利局工会计划
       工厂工会计划
       最新工会计划
     
    收费站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方…
    小学班级开展读书活动方案
    选举大会主持程序
    区委书记跨越式发展动员会讲话稿
    先进性教育班子民主生活会发言提…
    纳税执法人员整改措施
    大学生村官庆祝祖国60周年优秀征…
    保护环境珍爱生命
    班级总结浅谈班级治理一点体会
    学校恶性伤害事件的法学调研报告
    加强中小学老师团队建设意见
    中小学校舍收费优惠实施意见
    中小学教师培训站规划工作意
    中小学老师参加远程培训管理
    加强中小学老师队伍建设意见
    中小学人事改制实施工作意见
    中小学布局调整工作方案
    中小学饮食安全情况报告
    市工会代表大会开幕
    新学期小学工作总结
    工会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