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中共xx文件为指导,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的观念,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以校园文化建设为主线,以主题月活动为载体,以检查、评比为手段,进一步完善常规管理,深化德育活动,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和创新性,把我xx中小学的德育工作推上一个新台阶。
二、工作重点:
(一)抓好队伍建设,强化德育意识
要适应新形势,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必须真正做到全员育人,而队伍建设又是全员育人的关键。
1、完善管理网络。
德育管理是一个整体系统,继续建立完善校内"一点三线"的德育管理网络格局,实行校长总负责,德育处具体负责,法制副校长密切配合,党团组织、少先队通力协作的德育管理机制。成立学校德育教研组,由德育处、班教处负责牵头,团、队共同参与,根据德育工作目标、内容、实施途径,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形成齐抓共管的合力。
2、加强科研,提高队伍水平。
进一步加强德育专干、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队伍建设,培养一支素质优良、精干实效、开拓进取的德育队伍。要加强德育课题的研究,认真钻研德育工作理论,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开展德育工作科研,创新德育工作方法,要针对新形势下的学生特点,进行分析研究,撰写有一定质量的教育论文,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xx局将通过以会代训、举办德育干部培训班等形式对各校德育专干进行理论和技能培训。各校要在xx局培训的基础上,通过交流、参观、学习等方式,提高班主任、辅导员工作水平和能力,做到用爱心去塑造、用真性去感化、用榜样去激励、用人格去熏陶,将敬业奉献落到实处。,
3、树立师表形象。
教师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体力量,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必须有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师德状况如何,直接影响学校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和教育质量的提高。继续开展学习元春兰事迹,深刻领会和实践“三平”精神。成立师德建设领导小组,建章立制,逐步建立完善的师德教风激励、考核、监督机制,认真实施《xx教师师德师风考评实施意见》,重点考核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教学态度和育人效果,将师德建设同人事制度改革、职务评聘、评优奖励结合起来,对违反师德规定的要进行必要批评教育和相应处罚,情节严重并造成重大影响的要实行一票否决制同时追究责任、严肃查处。开展好“爱心实践活动”,要求:每人每学期写出一份师德实践案例、总结一句师德格言,xx局将编辑《德育优秀案例集》,举办师德汇报会。
(二)加强道德基础教育,培养文明学生
1、深化爱国教育。
要充分利用德育基地以及学校丰富的人文资源,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充分发挥少先队组织作用,以重大节日、重要人物和重要纪念日为契机,注重情境体验教育,通过丰富多彩的少先队活动,融教育性、时代性、趣味性、创新性、实效性于活动之中,变德育活动由虚变实,由灌输为自主教育。
2、狠抓养成教育。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习惯的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是一个人的完整品德结构发展中质变的核心。就此而言,道德习惯的培养应成为道德建设的着眼点和着力点。要克服道德培养中知 行脱节的问题,把中华优秀的传统与现代社会的文明紧密地结合起来,从今年起,将每一个学期的第一个月定为行为规范月,根据“三贴近”、“小、近、实”原则,定主题、定内容,通过“雏鹰争章”等少先队活动,重点培养学生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