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德育二级管理体制 合理划分学工处和专业系(部)的德育管理职责,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点。
(四)、探索德育内容、方法、途径和手段改革,构建德育体系,初步树立我校德育品牌
1、围绕构建“文明、爱岗、敬业”德育新体系总体目标,构建德育体系,加强政治、思想、道德、法律和心理健康教育,初步形成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的管理格局,实现我校德育工作的序列化、科学化和校本化。
2、推行以学生成长导师制为重点的“双制”改革,同时进行相关课题研究。每一名任课教师都要担任学生的“导师”,结合职业学校特点,导师的工作除了进行个性化、亲情化和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工作以外,还要进行专业指导、学法指导、“三职”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教育和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3、完善我校《德育课改革方案》,合理设置课程,明确教学要求,改进教学方法,更好地发挥德育课德育主渠道作用。
4、适应我校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探索有效的德育方法、途径;适应我校升格为高职校的转变,学习、探索高职校德育管理的新方法、新途径,进行分层德育管理的尝试。
5、学工处、教务处、实习就业处、专业系(部)等部门要以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为目标,加强沟通,密切协作,增强教育合力,注重把教学和专业实践实习活动作为德育工作的有效渠道和重要载体。
(五)、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形成一支责任心强、乐于奉献、讲求方法、管理高效的班主任工作队伍
1、继续开展以“走进学生心灵、走进学生宿舍、走进学生家庭”为主要内容的班主任工作“三走进”活动,加强对班主任落实活动方案的检查。
2、加强班主任常规工作检查,督促班主任落实学校要求;改革班主任任用和考核办法,适当提高班主任工作津贴。
3、启用《班主任工作手册》,指导班主任认真记录,规范班主任工作行为。
(六)、抓好重点德育活动,渗透德育要求
1、组织第十六届校园文化艺术节,进行活动内容的拓展和活动形式的创新,将广播操比赛及一些小型体育比赛纳入,成为校园文化节。
2、协助学校开展“校园大讲堂”活动,丰富学生的人文知识,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
3、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组织以“三职”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主题班会评比活动。
四、主要工作安排
三月:
1、召开教育干事、班主任工作例会,布置报到及开学工作;
2、组织开学典礼,进行常规教育;
3、开展学雷锋活动;
4、启动学生成长导师制活动;
5、协助学校做好高职校迎验工作。
四月:
1、组织清明祭扫活动,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2、做好省教育厅“三个规范”检查准备工作;
3、拟订校园文化节活动方案,举行文化节开幕式;
4、组织广播操训练与比赛活动;
5、协助学校组织开展“校园大讲堂”活动。
五月:
1、协调团委开展18岁成人仪式教育活动,组织开展主题班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