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个人工作计划 >> 正文
讲正气树新风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个人整改措施

党员,工作固然重要,协调处理关系也同样重要,这一点是我在这次“讲正气、树新风、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中无论如何要尽力提高的。

6、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基础不牢,宗旨意识淡薄。

在思想上,存在服务意识淡薄、有特权思想。特别是工作忙时,对待群众缺乏耐心,不够热情,表现在有时工作方式方法简单;平时在镇里搞一些应负性的工作多,与群众沟通少,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少,缺乏对管理对象的指导性工作;服务意识还不够强,没有自觉把群众对我们的满意度作为检验工作成效的最高标准,没有自觉做到“热情服务、微笑服务、文明服务”。工作上存在小成即满的思想。

三、整改的任务目标

1、自觉学习党的基本知识、科学文化知识,社会知识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觉悟水平,综合素质能力,社会交际能力,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

2、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强化组织观念和责任意识,敢于坚持原则,积极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3、模范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以适应形势的发展。

4、增强宗旨观念,提高工作标准,始终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工作准则,提高服务意识,充分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

5、争取做到“三个满意”,首先让病人满意,我的工作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为了人民的一切”的指导思想,一切工作以人民的满意为最终目标。其次工作上让县委、县政府、镇党委满意,

四、完成整改任务,实现整改目标的办法和措施

1、加强学习,提高个人政治素质。

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认真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党政策、法律、法规、科学文化和业务知识,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工作能力,在不断更新知识和快速发展的实践面前甘当“小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努力适应新的形势,新的变化,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整改责任及时限:马上行动,决不间断。

2、坚持正气,强化责任意识。

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自己要努力做到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坚持正义和党性原则,全力支持党委的工作,勇于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对不良现象要勇敢地与其斗争。在大是大非面前,不怕得罪人,决不搞你好我好大家一团和气,真正做到为党的利益。

整改责任及时限:立竿见影,马上诸于实践。

3、与时俱进,努力拓展创新。

在工作中要克服懒、散、软思想,切实改变被动的工作状态。要善于思考,乐于探索,积极努力,在服务创优上很下功夫,增强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以创新的意识、创新的精神、创新的思路去工作,以良好的形象,一流的业绩做好各项工作,为推进我县和谐社会的健康快速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整改责任及时限:马上开始,转变思想,坚持一贯。

4、模范执行党的政策,充分发挥党员模范作用。

高标准、严要求,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党委的各项活动,严格要求自己,克服自满思想,扎实工作,要有强烈的自觉意识和责任意识,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一切能够做的事情做起,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少说空话,多办实事,在人民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牢固树立一盘棋的思想,以大局为重,团结协作,勇于进取。

整改责任及时限:积极努力,从现在开始。

5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 上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公务员作风教育整顿个人整改措施
       作风建设年活动个人剖析及整改措…
       个人计划通用篇
       个人计划地产公司
       选派干部乡镇挂职个人计划
       八年级2班班主任计划
       九年级班主任计划
       房地产人员个人计划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个人剖析材料
       高三班主任计划
     
    关于青春发言稿
    学校教育教学计划
    县文化局依法行政实施规划
    卫生局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整…
    老干部重阳节方案
    县委学习中心组理论学习情况汇报
    开发区关工委主任典型材料
    爱岗敬业体会新华书店
    护士自查报告
    质监局开展安全经营发展意见
    讲正气树新风个人作风分析材
    讲正气树新风干部作风分析材
    讲正气树新风个人分析材料二
    讲正气树新风个人分析材料
    讲正气树新风主题教育活动民
    讲正气树新风活动座谈会发言
    村党支部书记讲正气树新风汇
    一位乡党委书记顺口溜成为奋
    大学生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学
    讲正气树新风暨一创双优集中
    个人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