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以病人为中心”的职业道德观。加大医疗、医技、护理工作治理力度,加强全程医疗质量控制,坚持依法行医,确保医疗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大力支持和鼓励各学科开展新技术,拓展服务空间。努力培育和建设自己的特色专科、特色项目,开发诊疗新技术,不断填补国内、省内、市内、空白。积极开展交叉学科之间的协作,提高医院的综合实力和诊疗水平,扩大医院的知名度。
加强护理队伍建设,注入人文关怀,为患者提供整体的、持续的、个性化的、高质量的护理服务。在整体护理上,实行垂直治理,量化评估。
大力推进职业道德建设,全面提高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树立“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把加强医院文化建设与职业道德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实现工作“零差错”,服务“零投诉”的目标。在医院形成“人性化服务、亲情化关怀、温馨化环境”的良好氛围。
三年内,力争医疗质量治理各项指标达到如下要求:
1、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2、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
3、危重病人急诊抢救成功率≧80
4、危重病人病房抢救成功率≧85
5、无菌手术切口甲级愈合率≧97
6、住院产妇死亡率≦0.02
7、活产新生儿死亡率≦0.5
8、麻醉死亡率≦0.02
9、门诊处方合格率≧95
10、住院病历甲级率≧90,无丙级病历-cnwmz.com版权所有
11、无菌手术切口感染率≦0.5
12、院内感染率≦10
13、二级以上医疗事故发生≦2起/年
(五)教学培训规划
积极推进继续教育
工作开展,提升医、教、研整体水平。继续深入开展继续教育,提高员工整体水平,逐步开展医学继续教育研究,启动一批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应用性医学培训研究项目,全面提高医学专业人才培养质量。
进一步实施人员素质教育,建立素质教育培训体系,完善学习型组织,定期邀请国内外专家来院讲学,开展学术交流,进行学术讨论,创造宽松的适合人才成长的科研环境。加大科技人员培养力度,制定中短期培训计划,有计划地选派学术骨干到国内先进医疗单位进修学习,力争每个学科要有1-2名承担省、市级课题的学术骨干。
(六)后勤治理规划
逐步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继续以治理规范化,服务形象化,质量品牌化为重点,与时俱进地进行制度建设,达到工作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继续盘活人与物的资源,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进行后勤社会化探索,调整现有总务后勤组织结构,结合医院发展实际情况,实施公司化物业治理目标。
进一步加大综合治理工作力度,抓好应急突发事件的处理工作,为医院安全稳定保驾护航
(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
加强院内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患者就医环境,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水平需求。加速病房改造,力争三年内规划建设2万平米综合病房楼,同时进行现有病房楼的功能改造,实现由普通病房向高标准病房的提升;建立功能完整的体检中心,达到日接待200人左右体检的能力;修建设施完善的营养中心,一方面解决员工就餐,另一方面通过严细的治理,科学的食谱,为患者提供与医疗过程相适应的营养配餐,实现辅助康复的作用。
进一步改善院容院貌,争取三年内把我院建设成一个以人为本、设计合理、整洁美丽、空间和谐的花园式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