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基础设施配套费用的,也必须严格控制。
2、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各地要以2006年12月31日为时限,对村级债务开展一次全面清理,进一步扣清村级债务的底子;要探索化解村级合债务的措施和办法,通过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商,优先化解村级因农村义务教育、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等方面形成的债务。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安排资金,确保村级组织正常运转。
3、完善农经统计信息网。为进一步提高农经统计样本户的代表性和农经统计数据的准确性,更好地为新农村建设服务,根据变化了的新情况,要及时对现行市级农经统计信息网进行调整。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需要,适当扩大样本数量。要及时改革现行农经统计报表体系和指标设置,农民人均收入要突出反映农业收入结构和“四金”收入结构,并加强对主要农产品的成本核算和效益分析。
4、加强农经队伍建设。按照国发[2006]30号关于“农村经营治理系统不再列入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农村土地承包治理、农民负担监督治理、农村集体资产治理等行政治理职能等列入政府职责,确保履行好职能”的要求,各地要积极争取人事部门的支持,进一步明确县级农经治理总站的性质和待遇。在乡镇机构改革中,要切实将农经治理职能列入乡镇政府职责,并确保乡镇农经人员不减,工作落实。
六、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当好新农村建设参谋
根据全市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及当地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各地要深入调查研究。一是要突出调研重点。重点要围绕提高农民生活品质、做强新农村建设主体、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治理、增加农民收入等内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二是要结合本地实际,抓住事关民生的热点、难点问题,出好课题,选好题目,在调查研究上当好参谋。三是要扩大调研成果的共享。认真组织好全市农村优秀调研成果的推荐工作,并创造条件,开展区、县(市)级的评奖活动。
《关于今年市农村经营治理工作要点》,欢迎阅读关于今年市农村经营治理工作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