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作文网 >> 应用文写作范文 >> 工作计划 >> 农村工作计划 >> 正文
对如贤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探讨

新的发展观、资源观、优势观、规划观和新的发展模式。
(2)科学技术水平低、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率低是制约我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四个现代化,要害是科学技术现代化”,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许多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都是依靠科技进步得到发展。我市科技水平近几年虽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还存在以下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科技对各行业的渗透和辐射带动不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能力弱。农业科技含量较低,仍处于资源消耗型的初级阶段。农业在新产品、新技术的科研开发方面还十分薄弱。二是农业科技经费不足,经费来源渠道单一,一些科技项目因缺乏资金无法实施。三是农业高科技人才和实用人才缺乏,现有人员素质偏低,不能对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四是科技推广体系不健全,现有科技人员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农业生产与市场需求矛盾突出。买方市场条件下,社会对农产品的消费需求已由数量转向质量,而我市的农产品大部分为原料性产品,市场竞争力低下,流通领域加工增值度低,储藏保鲜能力差,农产品价值效益低,缺乏名、优、特农字牌产品。在整个产业中,第一产业比重大,二三产业比重小;在第一产业内部,种植业比重大,林、牧、渔业比重小。1999年,农业产值8549.59万元,占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81.11,林业产值69.3万元,占0.66,牧业产值1862.49万元,占17.67,渔业产值59.5万元,占0.56。农民在从事农业生产上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农业生产存在着一定的盲目性,致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趋缓。
憙三、如贤市农村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思路
憘可持续发展是80年代随着对全球环境与发展广泛讨论而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可持续发展概括总结有四个方面要点:第一,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既包括经济发展,也包括社会的发展和保持、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第二,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是保障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第三,生态环境是人类自下而上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第四,控制人口增长与消除贫困,是与保护生态环境密切相关的重大问题。
拑我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农村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已成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屏障。为了迎接西部大开发和大规模生态环境建设带来的历史性机遇及我国加入wto对农业带来的挑战,我们应该在保持农产品供求总量基本平衡的基础上,使农业生产向优质和多样化方向发展,大力调整农村经济结构,为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新的增长点,在发展农村经济与可持续发展关系的进程中,困难与希望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因此就要求我们必须结合我市实际,因地制宜、博采众长,探索制定出一条适合我市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路。
我市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总的思路应该是: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基本的工作出发点,加大对农村经济结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力度,建立起以镇

企业为中心,进而辐射带动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格局,即以乡镇企业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龙头,全力以赴支持乡镇企业发展,充分发挥其在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方面的示范、推广和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在我市农村建立起节水高效农业、立体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等新型农业,从而最终在我市建立起面向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型农业,依靠科技进步的集约型农业和产加销、贸工农一体化的完整型农业,走生态复合型农业之路。
1、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走生态经济农业之路。
立足当前市场,转变发展观念,逐步压缩种植业比重,增强林牧渔业比重,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 下一个应用文写作范文:
  • 最新热点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技术人员…
       促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
       整合资源建立稳定增长新农村建设…
       农村党支部计划
       新农村建设驻村帮建总结及打算
       区农业和农村要点
       杭州市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十五计…
       市农业农村要点
       农村信用联社度计划
       市农村经营管理要点
     
    干部廉洁从政准则学习感想
    精彩婚礼主持词
    油库中心主管年度述职报告
    县质监局纪检监察半年总结
    交通局安全服务发展讲话
    社区规划科学编制完善讲话
    公司歌咏比赛主持词
    班主任思想教育
    工业发展优化方案
    高级教师分享教学经验发言材料
    如贤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
    对如何做好纪检组五点浅议
    新上任办事处领导对如何创建
    农村工作计划

    Copyright 2010-2012 © 中国作文网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