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加强对村级筹资筹劳范围、对象、程序和管理工作的指导。要积极争取财政支持,落实村级“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奖补政策,以鼓励农民群众通过投资、投劳等方式,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
三、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创新经营机制,进一步做强做大新农村建设主体
1、加快出台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政策。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市里拟出台关于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力求通过用地政策支持、财政转移支付和加强经营管理等途径,加快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各区、县(市)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本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和路子,并落实相应的政策措施扶持村级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要典型引路,总结并树立一批可看可学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示范村。
2、推进农村社区股份制改革。继续重点推进撤村建居村、镇中村及经济强村的股份制改革,全市完成股份制改革60家;对已完成改制的村,要围绕建立社区稳定机制、经济发展机制、股权流转机制、经营者激励机制等内容进一步深化改革;要优化股份经济的发展环境,积极与国土、税务、工商等部门沟通协调,落实股份经济合作社的发展用地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和工商登记费用优惠等政策。
3、加强农村集体土地补偿费管理。按照依法管理、合理使用、民主决策的原则,进一步明确土地补偿费的性质和主要用途,处理好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户之间的分配关系。要切实加强对留存村集体土地补偿费的管理,实行土地补偿费专户存储、专账管理、单独核算、专项公开。
4、开展“千村审计”活动。认真实施《**省农村集体经济审计办法》,按照“三年轮审”的目标,积极开展以年度财务收支及村干部离任为主要内容的“千村审计”活动。要规范审计程序和审计行为,做年初审计有计划、审计进点有公告、审计结果有公开,对审计发现的问题要出具审计意见书,并责成有关乡镇政府及村整改落实。
四、加强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加快土地使用权流转,推进现代农业发展
1、加强土地承包权证的动态管理。对承包地与承包权证不一致、农户要求进行变更的,各地要及时受理变更申请,并给予办理变更手续;在征地较多、地证不一情况严重的地方,要及时有组织地开展权证核查变更活动;其他地方,年底要开展一次承包土地变动的调查统计工作,及时掌握各地证地不一的动态情况。有条件的地方要积极开展土地承包信息化管理试点,切实提升动态管理的手段和水平。
2、扩大农村土地承包仲裁试点。要积极推广桐庐县农村土地承包仲裁工作的试点经验,进一步扩大试点,到年底累计要有4个区、县(市)建立土地承包纠纷仲裁机构。要进一步建立和完善仲裁工作制度,力求按照准司法程序妥善处理农村土地承包纠纷。
3、推进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为推进土地规模经营,市里将在加强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力争出台鼓励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政策。各地对二、三产业发达或农村劳动力转移比较充分、兼业现象比较突出的地方,要加强引导,鼓励农民采取土地委托转包或股份制等形式,加快土地使用权的流转。通过政策宣传、工作指导、政策扶持、搞好服务,力争全市土地使用权流转面积实现140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达到50万亩。
五、深化农村改革
本文由: www.gwku.net 免费提供 ,加强监督管理,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环境支撑1、巩固税费改革成果,加强农民负担监督。自3月下旬始,市农负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