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合理地设置党员岗位。岗位设置中的每项目标既要有履行工作职责的定性要求,又要有量化考核指标;既科学规范,又简明易行,方便考核。
2、自我认岗:村党支部召开党员大会,通报岗位名称、岗位职责及岗位职数,由无职党员结合自身的年龄、文化、体能、特长及居住地等实际状况,自我选择一个岗位,并向支部申报。
3、民主推荐,支部定岗:在党员个人自选申报的基础上,支部向全体党员公布和介绍每个申报人的基本情况、主要表现、特长等情况,采取由党员大会民主推选的办法,每个岗位确定2—3个得票较高的党员,作为上岗党员初步候选人;在推选结果的基础上,按照尊重个人意见和因人制宜、总体平衡的原则,村党支部对被选人的岗位进行讨论审定,最终确定人选,并发给“党员上岗证”,与其签订目标管理责任书。
4、公示明岗:对无职党员认岗定岗情况和岗位职责要求,通过村务公开栏、黑板报或召开会议等多种形式向党员和全体村民进行公布,接受群众监督。
第四阶段:组织实施
党员上岗后,应迅速转入设岗定责的实施阶段。各支部对实施情况,要进行跟踪了解,加强指导。要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充分保证党员的知情权,镇党委下发的文件,应该在上岗党员中传达的应及时传达;召开会议,应该让上岗党员参加的,应及时通知上岗党员参加;对上岗的党员,要确定支部委员分别联系,定期组织学习,开展活动、汇报工作。
在实施过程中,要把设岗定责与领导干部发挥职能作用区分开来,强调上岗党员履行职责是村级工作的有益补充,不能代替村组干部行使职权,村级干部也不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推给上岗党员。对实施中存在的问题,要认真研究,制定出改进措施,以确保党员履职尽职,使设岗定责工作落到实处。
五、岗位管理及措施
(一)加强领导,开展培训。各支部要加强对设岗定责工作的领导,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方案,设置合理的岗位和管理目标;镇党建联系点领导要指导所联系的村党支部抓好党员岗位目标的制定和实施。不断提高他们的履职能力和工作效果。各党支部要把设岗定责工作作为自身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集中时间和精力,认真做好工作,切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建立机制,规范管理。要着重建好三个机制:一是建立教育管理机制。党支部建立上岗党员履职记录薄,设置党员岗位监督管理卡。二是建立健全检查考核机制。要求上岗党员每半年向党员和群众代表“述职”,党支部根据实际履职情况作一次半年登记,结合党建目标检查和考核,年终可采取群众民意测评和支部综合评定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总评打分,按考核管理办法的规定确定优秀、胜任、不胜任三个档次。三是强化教育激励机制。对全年履行职责好、胜任岗位的党员要予以一定的精神奖励和物质奖励,并推荐给上级党组织参加优秀党员的评选和表彰,对不胜任的通过调整帮教后仍无转变的,以不合格党员评处,做到奖优劣汰,充分激发党员的履职热情。
设岗定责工作是今后我镇基层组织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各支部一定要认真抓紧抓好,并创出一定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