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小学向人口密集区集中。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着力做好“两免一补”工作,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从根本上控制学生辍学率。继续加强中小学周边环境治理,规范引导民办教育,减少危及学校安全的事故发生。支持学校强化内部管理,深化教育综合配套改革,为全镇教育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2009年,所有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要达到省定办学条件标准,“两免一补”政策覆盖到全镇所有学校和学生。
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加大科技术投入,强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科技服务和技术推广体系,实施农业科技富民工程,开展“科技下乡”活动,强化科技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撑作用。加快建设一批具有鲜明产业特色的农业科技传播中心(站),搭建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新平台。到2010年,先进适用技术普及率达到80%以上;全面实施良种工程,提高农林牧覆盖率,主要农作物和主要畜禽的良种覆盖率达到100%,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0%以上。 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加快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创新管理体制和运作机制,提高城镇先进文化向农村辐射能力。2009年,建设1处镇级综合文化站,4个村级文化大院;2009年,所有村要有文化活动室,农村广播电视覆盖率达到98%以上,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50%以上。加强农村体育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开展适合农村特点的体育活动,提高农民身体素质。2009年,实现所有行政村有标准化篮球场,镇区有综合性运动场所。 加快卫生事业发展。坚持预防为主的方针,着力抓好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医疗救治和应急救治能力;广泛开展卫生知识普及教育活动;建立完善食品、药品监督供应体系,保证群众用药安全;积极推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切实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的覆盖率。2009年,全部完成农村卫生所的标准化改造并实现卫生服务管理一体化;2010年,每万人拥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的医生数达到30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覆盖率达到95%以上,基本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问题。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加大社会保障建设力度,完善镇村社会保障制度,不断扩大覆盖面。2009年,建立劳动保障事务所,集中提供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及劳务输出等相关服务。加快建立以农村养老保险、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和最低生活保障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让农民享受和城镇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2010年,农村养老保险覆盖率达到60%以上。做好计划生育工作。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人口总量控制在确定目标之内,为新农村建设营造良好的人口环境。大力提倡优生优育,明显降低出生缺陷发生率,遏制出生人口性别比升高势头,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大力开展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建立“依法管理、村民自治、优质服务、政策推动、综合治理”的工作新机制。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二孩政策生育率达到84%以上,期内出生二孩率控制在32%以下。积极实施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小康工程和“出生缺陷干预工程”,开展计划生育“幸福家庭行动”,切实提高人口素质。
(六)加强基层组织和民主法制建设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的长效机制,永葆共产党员先进性,搞好农村党建“三级联创”、争创“五好”村党支部、“六好”乡镇党委活动,搞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和业务培训,实施素质工程,不断提高其综合素质、工作能力和领导水平;进一步强化后进班子的转化工作,不断提高农村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做到农村基层工作有人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农村工作计划
工作要点 工作安排 年度工作计划 财政工作计划 学校工作计划 党委工作计划 安全工作计划 政府工作计划 计划生育计划 社区工作计划 农村工作计划 医院工作计划 个人工作计划 德育工作计划 工会工作计划 卫生工作计划 建设工作计划 公司工作计划 环保工作计划 民政工作计划 幼儿园工作计划 统计工作计划 物业工作计划 行政工作计划 粮食工作计划 劳动工作计划 学生会工作计划 旅游工作计划 司法工作计划 物价工作计划 后勤工作计划 城管工作计划 教育工作计划 国土工作计划 商务工作计划 财务工作计划 广电工作计划 质监工作计划 医务工作计划 地税工作计划 交通工作计划 审计工作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 体育活动计划 团委工作计划 销售工作计划 少先队工作计划 班级工作计划